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宁德市蕉城区人大监督茶产业发展工作纪实

更多 产业要闻 内容  |  2010-12-28  |  神州茶网  |   新闻爆料
  “蕉城区政府今年调整新开茶园补助标准,从原来的每亩120元调至300元,茶农们这回又有新盼头了!”说话间,宁德市蕉城区霍童坑头村党支部书记谢齐明信心满满。他告诉笔者,今年得益政府“388”工程,他所在的坑头村种植新品种茶园2000亩,仅茶叶纯收入就达400万元。

  “388”工程是宁德市蕉城区近年来大力实施的以茶产业为重点的农业山地综合开发工程。坑头村茶产业大丰收,正是蕉城区茶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说起来,这得益于该区人大常委会一直以来对茶产业的关注和有力监督。

  蕉城区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沿海,现有茶园面积11.8万亩,可采面积9.3万亩,茶叶产量7450吨,茶业产值3.3亿多元,是福建省主要产茶区之一。早在2004年,当地政府实施以茶业为重点的农业山地综合开发“365”工程,一时掀起了“种茶热”,但由于产业结构单一,技术落后,茶产业发展不成规模。

  茶产业的发展关系民生。在历年的市、区人大会议上,蕉城区的代表都会以提建议的方式,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关注茶产业的发展。2007年11月,宁德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决定。2008年,为贯彻落实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决定,宁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从狠抓质量安全、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茶叶市场、强化扶持措施等方面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同年,蕉城区政府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重新制定了《蕉城区2008-2010年农业山地综合开发规划及实施意见》,提出农业“388”工程,即在原有产业基地规模的基础上,通过三年的山地农业综合开发,建成名茶、名果、反季节蔬菜、食用菌、药材、竹业、水产、城郊副食品等八大产业基地,加大茶产业扶持力度,到2010年实现全区农民人均增收800元的奋斗目标。

  蕉城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前夕,蕉城区人大代表陈万灿、范乾娟等在走访选民时,了解到当地许多乡镇茶农正不同程度面临贷款难、资金断链、夏秋茶青无人收购等现象,茶农积极性受挫,经济效益严重滑坡。2009年3月,蕉城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陈万灿等10名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继续加大茶产业扶持力度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建议书较为详尽地反映了全区茶产业由于技术力量单薄,茶产业贷款难,影响茶农增收等情况,建议政府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农民增收。

  该建议一经提出,引起了全体代表的共鸣,经全体代表表决,当即将其作为重点建议交蕉城区政府办理。蕉城区政府高度重视,预算安排100万元扶持茶产业生产,对新开茶园给予每亩120元补助,对企业、农户购置名优茶机械给予30%的补助扶持。在政府的扶持下,2009年全区茶叶结构得到新优化,品改成效有所改善。在当年举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活动上,赤溪镇“老傅功夫”、“三也红”等多个品牌走进茶博会,“宜记红茶”、“天山绿茶”等4个茶企在名优茶评比中获得金银奖。2009年底,全区茶产业走出低谷,逐渐升温。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相关阅读: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