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石门茶叶产业“十一五”变化及2010年亮点

更多 产业要闻 内容  |  2011-01-05  |  神州茶网  |   新闻爆料

导语:  回顾十一五,石门县茶产业也和其它各行各业一样,得到了蓬勃发展,可以慨括为:走出低谷,创造辉煌。  十一五期间五大变化  产业发

   回顾“十一五”,石门县茶产业也和其它各行各业一样,得到了蓬勃发展,可以慨括为:“走出低谷,创造辉煌”。

  “十一五”期间“五大变化”

  产业发展,地位大提高。新发展良种茶园33800亩,全县茶园突破11万亩,是国家农业部长江中上游优质绿茶出口重点县、全国茶叶百强县(第19位)、中国名茶之乡、全国百姓信任的五个产茶地(县)之一。

  质量提升,品牌大提高。“石门银峰”先后获“中茶杯”特等奖、湖南十大名茶、地理证明商标、湖南省著名商标和“中绿杯、上海、北京茶博会”多次(种)金奖,2010年评为湖南省四个公共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提高。

  基础加强,投入大增加。国家退耕还林(茶)、农业综合开发、交通建设等项目,投入产业开发资金达3000多万,改善了茶区路、电、水、生态和茶园基础设施;频振灯、采茶(制茶)机械补贴310万元,改善了茶农茶厂的生产基础,县级财政投入“茶禅一味”文化和品牌宣传资金达300多万。

  宣传到位,形成大声势。连续8年的茶禅文化研究和“挑担茶叶上北京、请喝一碗石门茶”宣传,形成大声势,造成大影响,推动大发展。

  科技兴茶,素质大提高。全县进行了多层次、多方式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培训,获各级(高、中)评茶师、制茶师、茶艺师、农艺师300多人,10万茶农基本掌握了有机茶、无公害茶生产知识和技术;石门列入国家茶叶科技体系示范县,白云山是示范场并获中国茶叶学会“科技示范基地”称号。

  二○一○年的“八大亮点”

  一、“石门银峰”成为上海第十七届茶文化节唯一指定用茶,并借助世博会平台,漂洋过海。渫峰、壶瓶山等企业相继到上海、深圳、长沙各地,开设连锁店、专卖店43家,销售渠道扩大,市场扩大,茶业效益提高。

  二、“石门银峰”品牌整合,确立为全县主导品牌,面向全国征集广告宣传用语3万多条,从中评选出“品石门银峰,悟禅茶一味”为公共广告用语,拍摄“国饮禅茶,石门银峰”在中央7台、湖南经视等多家电视台播出。

  三、组织国内顶尖级专家,再次修订并通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石门银峰”标准,现在,“石门银峰”已成为省内甚或国内引领茶行业的最新、最高的行业标准之一。为更好、更快、更高提升“石门银峰”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四、龙头企业实力增强,引领产业发展能力增强。继白云山、壶瓶山成为市级龙头企业后,石门渫峰名茶公司又通过科技强茶,今年新认定为市级龙头企业;而壶瓶山茶叶公司与长沙湘丰茶业合资,强强合作,2010年完成第一期投资3000万元,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安溪茶厂、寨垭茶叶合作社等一批企业,加强技改,实力大增,也正在申报并可望发展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成为石门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动力。

  五、首届桩巴龙杯“石门银峰”制茶大赛,62个样品(48个选手)竟争,决胜出8个优秀制茶师、12个制茶师。

  六、生产形势好,销售创新高。干茶产量7350吨、综合产值2.3亿元,创历史新高,特别是秋茶价格比上年增长30%左右,创历史最高,全县茶叶无一库存,“石门银峰”名优茶早在10月份就脱销。

  七、对外影响不断扩大。一是团队精神增强,上海、长沙、深圳、北京各地茶叶展销会,石门县茶叶企业抱团宣传“石门银峰”,声势大影响大;二是在全国的首届“国饮杯”大众茶评比中,渫峰、白云山选送的红、绿茶,获“一个特等、二个一等”奖,占湖南省获奖近半数,显示了石门茶的品质优势和实力;三是湘茶品牌评选,“石门银峰”成为全省四个公共品牌之一。

  八、省茶科所副所长、植保专家王沅江来我县担任副县长,对我县建设全国有机茶大县,提供了最有力的技术支撑和领导支持。当年金仙阳茶业合作社、雾里云天茶叶公司新通过OFDC有机认证3100亩,全县有机认证面积已达14260亩,是真正的湖南省有机茶第一县。

  工作动态

  良种茶苗木调运、栽植进展顺利。今年,我县通过政府公开招标,在省茶叶研究所采购良种茶苗910万株,从11月28日起动调运工作,目前已经完成600万株茶苗的调运,罗坪、壶瓶山、太平等乡镇,茶苗栽植水平高,群众积极性高。

  “石门银峰”统一设计的包装稿,专家评价极高,县领导满意,已经送发至18家获得县茶叶协会审批的经营企业,明年可以“统一包装”为抓手,达到“统一标准化、统一产品质量”,达到统一打造品牌的效果,力争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我县茶园土壤检测,得到省农业厅土肥站、中国茶科所的重视,县土肥站和省茶科所已对全县茶园抽取土壤样品133个,正在进行检测分析,对今后科学指导茶园施肥,作用重大。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相关阅读: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