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打响茶叶品牌 巴中茶企抱团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更多 产业要闻 内容  |  2014-08-15  |  巴中云顶 -四川日报  |   新闻爆料

   原题《茶企抱团打名声》

   神州茶网8月15日 讯: 日前,巴中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实施茶叶产业“双百”工程的意见》(下称《意见》),把茶产业确定为建设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市和统筹城乡发展第一大特色支柱产业,到2020年全市建成100万亩茶叶基地,综合产值超过100亿元。8月6日,巴中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邓胜文认为,巴中茶“优”而不“名”的瓶颈,将会随《意见》的实施而破解。

    经营散乱“优”而不“名”

    巴中市农业局科教科科长贾金平介绍,巴中大部分产茶区土壤为适宜茶叶生长的酸性土壤,且多数茶园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上的中高山区,日照足、云雾多、湿度大,茶树萌芽早、采摘周期长。同时,这些茶园分布在无工业污染、绿色植被覆盖率高、水土保持较好的区域,“适宜发展无公害及有机茶叶”。值得一提的是,巴中属于硒元素富集地区,所产富硒茶多项指标高于国家标准。

   “我们跟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省农科院等合作,从茶专家已开展的巴中茶叶内含物检测、理化性状分析、保健功效梳理等初步结果看,巴中茶叶具备品质优势。”贾金平说。

    近年来,巴中依托“高山、富硒、生态”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按照“三线三带三园一中心”茶叶基地建设总体布局,开展春、秋茶叶基地建设。从去秋到今春,新栽茶叶8万亩,改造低产茶园4.3万亩,全市茶叶面积达45.7万亩。

    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巴中茶品质虽高,但“养在深闺人未识”。巴中市农业局专家认为:“经营主体过多,茶叶品牌过多过滥,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巴中茶知名度的提升。”据悉,巴中目前有一些小规模的茶叶加工厂,仍处在“小买小卖”阶段,这种分散的生产经营状况导致全市虽有不少茶叶注册商标,却缺乏拳头品牌。

    多措并举双牌共建

   《意见》从组织保障、财税扶持、金融服务、科技支撑、目标考核等方面提出巴中发展茶产业的多项措施。其中对品牌的塑造尤为引人注意。《意见》明确,巴中将推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双牌共建发展战略,力争将“巴中云顶”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

   “‘巴中云顶’作为巴中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将解决巴中茶叶品牌杂、小、乱的问题。”邓胜文告诉记者,将启动“巴中云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工商注册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新建“巴中云顶”茶叶连锁专卖店15家,组建“巴中云顶”茶学会等。

    好品牌最终靠茶叶质量支撑。巴中将继续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省农科院、西南大学等开展合作,立足“名优茶大众化、大宗茶优质化”理念和茶叶综合利用思路,开发茶叶新产品;制定“巴中云顶”茶树良种繁育、优质高效栽培、标准化加工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以平昌、通江为重点,启动建设秦巴山区茶树品种改良示范基地。

    还要在市场上下功夫,确立巴中茶叶“西(西北)进北(华北)上”的市场营销主攻方向。出台营销奖补政策,在省内建立茶叶销售网点100个,省外主攻区域建立茶叶销售网点100个,目前已建成35个。与网商合作开设“巴中云顶”茶网店。“预计今年茶叶产量达1.93万吨,产值达19亿元。”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相关阅读: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