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光山县:做强茶叶产业 让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

更多 产业要闻 内容  |  2014-10-20  |  信阳日报  |   新闻爆料

   原题《光山县:做强茶叶产业 建设美丽茶乡》

    神州茶网10月20日 讯:光山县地处河南省东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辖17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1个管理区,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茶区主要位于南部浅山丘陵区,是我国茶区的北边缘。茶区土壤大部分为黄棕壤,呈酸性、弱酸性反应,透气性较好,有机质含量适中,适宜茶树生长。境内生态环境优越,无工业污染,山清水秀,植被完好,森林覆盖率达31.5%,发展生态有机茶,得天独厚。光山种茶历史悠久,始于春秋,兴于唐宋,茶文化源远流长,是古代著名的淮南茶区,信阳毛尖主产区之一。

    近年来,在信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光山县委、县政府秉承“小茶叶大产业,小茶叶大民生,小茶叶大文章,小茶叶大形象”的发展理念,在全县上下组织掀起打造大茶业、助推新跨越的热潮。为促进茶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由茶叶资源大县向经济强县的跨越,县委、县政府作出了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决定,政策兴茶,茶产业实现了规模扩张,产业升级,效益提升。截至2013年,全县茶园总面积达23.5万亩,采摘面积12.5万亩,分别较上年增加9.3%和8%,新增开采面积1万亩。干毛茶总产量582.5万公斤,同比增长6.9%。其中,名优茶产量350.2万公斤,占全县茶叶总产量的60.1%。全县茶叶总产值59283万元,同比增长6.9%,其中名优茶产值49150万元,占总产值的82.9%,实现了茶产业的持续稳步增长。净居寺名胜管理区、凉亭乡、晏河乡是河南省“茶产业明星乡镇”,凉亭乡被中国茶叶学会命名为“中国名茶之乡”,白雀园镇“大别山茶市”年交易量15000吨,是南茶北运的中转站、集散地。全县现有省级“十强茶企业”1家,市级茶龙头企业4家,茶加工企业148家,年生产能力23600吨;拥有“蓝天”茶中国驰名品牌和“紫云苏山春”、“四季香”等省级知名品牌,除生产“蓝天玉叶(玉露)”、“苏山白茶”、“赛山玉莲”等名优绿茶、加工出口精制眉茶、CTC颗粒红茶外,近年还成功研发信阳红、信阳观音、信阳青砖茶,在全省率先“茶类改制”,生产绿茶、红茶、青茶、黑茶四大茶类,填补多项空白;全县茶产业从业人员15万人,茶区农民人均茶叶收入3000余元。2011年10月,光山县被市政府授予十一五“茶产业发展优秀单位”。在2013年全市茶产业大会上,光山县被信阳市政府授予“全市茶产业发展优秀县(区)”称号,2009年至2014年连续五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重点产茶县”和“中国茶叶优势百强县”荣誉称号。

    加大领导力度,突出特色抓茶叶

    光山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茶叶之乡”,信阳毛尖茶的主产区之一。光山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科学决策,围绕“茶”字做文章,掀起了打造大茶业的新热潮,茶基地、茶工业、茶市场、茶文化、茶旅游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呈现出光山人“种植全国茶、加工全国茶、购销全国茶、走向全国去卖茶”的特点,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实现了规模扩张,品质提升,产业升级,效益提高。进入“十一五”,光山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政府引导、项目帮扶,市场化运作、标准化建设”为原则,成功地引入市场机制,引导公司(企业)、产业大户投资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每年发展新茶园4.2万亩,其中发展无性系茶园1.5万亩,实现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历史性突破。2009年,净居寺名胜管理区、凉亭乡、晏河乡被评为“河南省茶产业明星乡镇”。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全面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体现了国家对地方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高度关注。信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打造中国茶都,并制定了信阳市茶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用以指导各县的茶产业发展。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是县委、县政府向市委、市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连续多年列入县“五十工程”目标考核系列,县政府专门成立茶产业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茶叶生产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基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出台扶持政策,强基固本抓产业

    近年来,光山县作出了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决定(光发[2010]1号文件):一是设立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县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茶叶良种化工程、标准化建设、技术培训、品牌创建、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和各项奖励补助等,支持茶产业发展。二是支持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对连片发展5亩以上、500亩以上的无性系良种茶园,分别给予每亩不低于100元、300元的种苗补贴;对连片发展1000亩以上的标准化茶叶示范园区建设,整合使用土地整理、水利小流域治理、以工代赈、公路交通、林业生态建设等相关项目资金,实行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三是支持驰名品牌创建活动。对在省内外大中城市设立光山茶品牌专卖店,年销售光山茶1万公斤以上的茶企业,给予2万元奖励;对自主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的茶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对获得“河南省著名商标”的茶企业,给予1万元奖励。四是支持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对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HACCP认证、QS认证、有机茶认证的茶企业,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对茶园标准化建设,获得国家无公害茶园、有机生态茶园和GAP认证的茶叶生产基地,给予补贴和奖励。

    培育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抓发展

    该县培育一批茶龙头企业,注重以商招商,以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全县茶产业发展。河南蓝天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河南辰龙茶叶公司、信阳四季香茶叶有限公司、净居寺茶场等不仅成为知名茶企,还吸引或联合县外的资本发展茶产业。如白雀园籍茶商韩中学返乡投资建成信阳四季香茶叶有限公司,凉亭籍茶商姜瑞返乡投资建成信阳东方盛世茶叶有限公司,光山县诚信实业公司,凉亭乡赛山悟道茶叶科技园,满香红茶叶专业合作社,大苏山农林合作社等一批中小型茶企正在快速成长和建设之中。在全县茶叶企业的带动下,光山茶叶呈现多档次、多品种、多门类发展趋势,由过去只单一加工生产炒青、烘青、蒸青绿茶,发展到可加工生产绿茶、红茶、黑茶、青茶多个茶类。

    强化质量监管,创优形象抓品牌

    品牌建设,质量是核心,企业是主体,市场是动力。该县一是抓好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强化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从生态茶园建设、茶园绿色防控、茶叶标准生产、市场流通监管等方面,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目前已落实JDTC型太阳能全自动虫情测报灯一台、JDGJ-III型植保工具箱一个、PS-15IV-8型太阳能杀虫灯26盏,小绿叶蝉、黑刺粉虱信息素色板10000张,生物农药应用600亩次,力争把净居寺茶场及周边的茶叶基地打造成全市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示范亮点。二是发挥优势创品牌。据农业部农业环境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实地抽检,光山县茶区大气、土壤、水质条件均属清洁范围,茶叶自然品质好,内含物丰富,具有打造生态名茶的品质优势。三是执行标准创品牌。加大“信阳毛尖”省级标准的落实力度,加强对茶叶加工、产品流通的质量监管,制定“信阳毛尖”证明商标和原产地标记管理暂行办法,确保“信阳毛尖”的质量。四是运用科技创品牌。大力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名特优新品种,提高清洁化、机械化加工装备水平,开展群众性斗茶大会、名优茶评比和各级茶叶节会等茶事活动,提高全县茶叶制作水平。五是依托“龙头”创品牌。采取活动夺牌、规范用牌、自主创牌等形式,鼓励茶龙头企业申报创建“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目前拥有“蓝天”驰名品牌和“苏山春”、“赛山玉莲”等多个省级信阳毛尖知名品牌。

    注重宣传推介,搞活流通抓增收

    该县一是以茶节会为平台,加强品牌宣传。2014年,组织蓝天生态茶业公司等市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参加了“第十八届中国(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品牌茶业展”、“2014年第十届中国(郑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等大型茶事活动,以茶会友,大力宣传光山县茶企业、茶品牌、茶资源。二是市场机制活茶。引导企业大户、民间资本自发、自愿地投入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推动新茶园规模化、标准化开发建设。近年来,全县每年新发展茶园2万亩以上、无性系良种茶园1万亩以上,净居寺名胜管理区、凉亭乡、晏河乡被评为“中国名茶之乡”和“河南省茶产业明星乡镇”。三是高起点建市场。该县现拥有专业“茶市”1个、交易市场6个,吸纳各地茶商入市交易,茶市进一步繁荣活跃。高标准建设的白雀园“大别山茶市”,日交易量近5000公斤,日交易额80万元以上;年交易量超1500万公斤,年销售额3.5亿元左右,成为南茶北运的中转站、集散地。四是开辟窗口拓市场。大力发展各类流通、服务、中介组织,积极培育茶叶经纪人队伍,建立茶叶销售网络。通过组建光山县茶叶商会,定期举行茶商联谊活动,加强与光山籍在外茶商的联络、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搞活茶叶商贸流通。目前,5万余名光山籍茶商在全国10余个大中城市,设立4000多个销售网点,将光山茶销售到全国。五是广告宣传占市场。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和标牌、画册等方式宣传光山茶叶,组织茶叶企业组团参加国家级茶博会、交易会推介光山茶叶。六是弘扬光山茶文化。县委、县政府十分注重茶文化的挖掘、开发工作,为茶产业的发展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成立了净居寺茶文化研究会。深入挖掘禅茶文化渊源,探寻陆羽光山问茶、东坡居士寻踪访茶、高僧慧思以茶悟禅等,并编撰出版了《光山问茶》一书。建茶具博物馆。占地面积40亩、总投资8000万元的中国茶具博物馆分三个部分建设,即:一条展示光山茶、历史文化、特色产品的步行街;一条由茶历史、茶故事和亭台水榭组成的紫水河;一座由几千件茶具展现的中心馆和茶歌、茶艺、茶舞、茶道等展现的斗茶馆组成的展馆区,是全省唯一的茶文化旅游点,全国第二家茶文化专题馆有望于年前建成开放。进行茶文化交流。2011年以来,先后邀请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茶宴第一人刘秋萍女士、中国茶叶研究所著名茶叶专家林治、肖强等到光山交流茶文化,举办了多场茶文化专题报告会和茶叶技术培训会,赢得好评。参加茶文化节会。积极参加历届信阳国际茶文化节,以茶为媒,广结客商,推介光山茶叶,广引茶叶项目,繁荣茶叶经济。开辟茶文化旅游。以四星级宾馆蓝天度假村、万亩生态茶园、佛教天台宗发祥地净居寺为依托,开辟了两条“茶乡风情游”精品旅游线路,每逢节假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赏茶度假。同时,通过表演茶道、出版茶书等活动弘扬光山茶文化,宣传光山茶品牌。

    利用科技求创新,拉伸链条抓效益

    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新技术推广应用密不可分。近年来,光山县大力普及推广茶叶无公害栽培、名优茶机械化加工等实用技术,不断开发茶叶新品种,显著提升了茶叶种、采、制水平。一是标准化建园助茶。在净居寺管理区“两村一场”启动全国茶叶标准园创建,成功开展全国茶叶标准园创建技术示范,带动了全县茶园标准化建设。近年来发展的新茶园,大多达到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二是引进良种助茶。充分利用“现代农业茶产业类项目”和“科技扶贫项目”资金,积极打造大苏山茶树良种繁育培训中心,主推“龙井长叶、乌牛早、安吉白茶”等茶树无性系良种。2013年,在净居寺管理区胡楼村、诚信实业公司文殊乡猪山村高标准规划建设茶树良种繁育母本园300亩,发展茶树良种繁育苗圃园260亩,努力打造河南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茶树良种繁育培训基地。近年来全县新增无性系良种茶园6.8万亩,良种化率达45%,茶园单产水平提高到平均每亩53.3公斤。三是普及技术助茶。通过实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全县无公害茶园面积达到96500亩,较2008年增长近50%;名优茶产量超过3000吨,占年产干茶量的50%以上。四是现代加工助茶。支持现有茶企业升级改造、提升产能,新建的茶叶加工厂按照现代先进企业标准来建设,近三年改造、新(扩)建茶叶加工厂50余座,重点发展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加工能力。五是拉伸链条助茶。突出夏秋茶资源开发利用这个重点,抓好中低档茶生产,把综合利用夏秋茶资源、发展中低档茶生产作为一个工作重点,克难攻坚,力争突破。主要通过协调好公司与农户关系,组织订单生产,全面启动蒸青茶、青砖茶和炒青茶生产,给政策、给环境、给荣誉,鼓励、支持县内中小型茶企业升级改造,新上清洁化、连续化生产线,全面推广茶叶机械化采摘技术,促进蒸青茶、青砖茶和炒青茶以及红茶、乌龙茶生产大发展,千方百计提高茶园单产,增加茶农收入。2013年,采取独资或合作方式,在凉亭乡满香红茶叶专业合作社、光山县农业茶叶示范场各引进一套乌龙茶加工设备,引进冻顶乌龙加工技术积极打造信阳乌龙品牌,其产品荣获省级新产品奖。河南蓝天茶业公司积极科学转型生产,扩大蓝天信阳红、蓝天乌龙茶生产,做群众喝得起的好茶,发挥了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了夏秋茶鲜叶资源,拉伸了茶产业链条。 (本稿文字、图片均由光山县茶办提供)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