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2014第十届茶业经济年会主题报告会达成共识

更多 产业要闻 内容  |  2014-10-29  |  西部开发报  |   新闻爆料

    神州茶网10月29日 讯:10月20日,第十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六堡茶博览交易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开幕,来自全国26个(市、自治区)的近900名嘉宾、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在年会的主题报告会上,来自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食药总局、农业部种植业司的三位专家围绕本届年会主题“质量安全、品牌建设、转型升级”分别作了重要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

  证明商标与茶业品牌体系建设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司长姚坤在报告中表示: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识别产品或服务来自哪个地理区域的标记,是一个通过对自身特色产品、服务的保护,促进和发展自身经济的重要手段。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制度对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全社会对之了解还不多,茶叶类地理标志商标注册、运用、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协调发展,可以促进该产业健康发展。

  当前,茶叶产业还存在不少问题。从茶叶产区上看,茶农对茶叶产品质量认识不足,缺乏“质量就是生命保障”的意识,甚至有四川的茶叶披上浙江茶叶名号的外衣包装销售的现象,对茶叶品质、茶文化传播等不利。从文化上看,茶叶产区追求产量,盲目追求数量,最后面临茶贱伤农的局面。我认为,茶叶应当以质取胜。

  商标品牌战略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手段。将企业自主商标、区域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行业协会政务商标三者关系有机整合是茶业发展的方向。以企业、消费者、文化为核心,建立一个商标品牌战略,政府负责搭建平台,从茶业产业配套、保存运输、餐饮、通讯、加工等方面加强建设,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行业协会负责宣传、推广,向海外传播茶叶文化;企业则优化自身生产条件,把茶叶产业“蛋糕”做大做强做优。

  目前,我国有180多个茶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是这个区域的财富,并非公用产品,属于区域私权。建议通过商标战略推进工作,做强传统农副产品品牌,做大茶叶产业,做活茶叶文化传播,下一步,要切实发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带动一方产业、富裕一方农民、促进一方经济发展的作用,鼓励行业协会发挥行业监管和指导作用,制定相关标准,如从农药残留、氨基酸成分等角度,制定具体标准,设置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门槛,并向社会传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商品的品质,获得消费者的赞誉。

  黑茶红茶消费持续增长农业部种植业司处长封槐松在报告中指出:今年,采茶人工费上涨10%左右,受雇工难、雇工贵因素影响,加上中高档名优茶价格持续下降,名优茶产量趋于稳定,机械化采摘的大宗茶将较大幅度增加;简易包装的中低端茶叶颇受大众消费者欢迎,以大宗茶为主的夏秋茶将增产幅度较大。

  从消费市场看,由于公费消费受到限制,茶叶高端消费持续减少,中低档消费明显增加;具有保健作用的黑茶、红茶消费继续看好,绿茶消费逐步减少;城市市场相对稳定,乡村市场开始活跃。出口茶叶传统市场有所缩小,新兴市场将继续扩大。

  当前,茶叶市场存在盲目扩大面积、单产水平低、加工赶时髦等情况。从整体上看,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倒春寒”使茶树遭受冻害或生长受阻,春茶采摘期比常年推迟10天左右,但中后期温度适宜茶树生长,使得采摘期拉长,产量和产值双双增加,夏秋茶生产比较平稳,预计全年干毛茶产量和产值分别达到10%和18%左右。

  今后,我国茶叶生产发展将往茶园标准化、管理科学化、采茶机械化、加工现代化、产品无害化、经营产业化方向发展。平整土地、加强茶园基建建设、配套现代化喷灌、滴灌等措施,采取无性繁殖茶树良种苗木,实现大宗茶采摘机械化。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处长聂大可表示: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就是国家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对从事食品加工的企业设定一定的条件要求,规定符合相应条件的企业才能从事食品加工的一项制度。茶叶是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载体。因而,茶叶产业能否健康有序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出台了包括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紧箍咒”,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根据相关要求,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持续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需要从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共参与四方面制订相应制度。企业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授权制度、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政府重点抓好重点食品、重点问题、重点地区、大型食品企业的安全监管,实施“极低、低、中、高、极高”风险分类监管,建立完善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实施食品生产许可情况、监督检查情况、食品抽检情况、投诉举报处理、违法行为查处;社会发挥食品行业协会、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作用,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支持新闻媒体开展食品安全舆论监督;公众的咨询、投诉、举报权利要得到切实保护。 (本报综合报道)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相关阅读:

经济茶业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