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惠东:茶企进山种茶 打造横坑茶叶示范基地

更多 产业要闻 内容  |  2015-03-30  |  惠州日报  |   新闻爆料

    原题《公司加农户打造横坑种茶示范基地——茶公司进山带动惠东白盆珠横坑村民扩种传统茶引进新茶》

 

    神州茶网3月30日 讯:名称:横坑茶

    茶产地:惠东白盆珠横坑村

    种植历史:300余年

    说起横坑茶,广东省惠东县很多爱茶之人都熟悉。横坑茶出产于惠东县白盆珠镇横坑村,味甘耐泡。如今,除了村民栽种传统的绿茶外,还有茶业公司引种包括梅占、金萱、冻顶乌龙等茶种。这些外来茶种,绝大部分都能适应在横坑村生长。

    四面环山的村子有300余年种茶历史

    横坑村是白盆珠镇最东面的一个山村,位于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四面被莲花山脉环抱,仅东西两侧有峡谷出入口。南海季风给当地带来了充足的水分,由于四面环山,云雾经常笼罩在横坑山间,年均相对湿度达80%,空气负离子浓度高。温暖的气候,郁葱的高山,充足的光照,充沛的水分,环境十分优美。

    横坑村村民早在清朝初期就开始种茶。据横坑村《赖氏族谱》记载,横坑赖氏祖先清初从梅县、五华一带迁居过来,在横坑开荒居住,并把祖传的茶叶种植方法也一并携带而来。算起来,横坑村种茶历史已有300余年。刚开始,村民种茶只为自己饮用,但不久后他们发现横坑村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极利于茶树生长,茶叶回甘浓郁且持久。村民把茶叶拿到外面卖,竟比种其他农作物赚得更多,于是家家户户开始大规模种植茶树,横坑茶的名气逐渐传开来。

    改革开放后,不少村民外出打工,许多耕地被丢荒,茶园也长满了野草。为了传承横坑茶,带领山区村民致富,惠州市憶顺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赖炳全和赖秀云,2013年在横坑村复耕种茶,除了本地传统茶种外,还引种了梅占、金萱、冻顶乌龙茶等茶种。

    为了扶贫来到横坑村,指导村民种茶

    用山路十八弯来形容通往横坑村的山路,最为贴切。离开省道,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通往横坑村的道路两旁尽是未经开发的茂密树林,偶尔抬头能窥见藏于云雾间的莲花山主峰。不知在山间转了多少弯,终于来到了赖炳全的生态茶园——横坑村五指嶂下的一片片梯田。

    飘浮着云雾的五指嶂山麓下,空气都带有一丝丝甜味。连片的梯田式茶园颇为壮观,一株株茶树冒出了新芽,茶农们忙着采茶。说起与横坑茶的结缘,赖炳全说,完全是无心插柳柳成阴。赖炳全是惠州市雨露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惠东山区做甜金针栽种已9年。为了帮助山区贫困村的村民脱贫致富,他与惠东山区25个省级贫困村的1000多户村民,签订了甜金针的保底收购合同。赖炳全说,通过种甜金针,山区不少走出去的村民都返乡种甜金针,丢荒的耕地也得到复耕。

    当年来到横坑村扶贫,作为白盆珠镇人的赖炳全知道,横坑村的绿茶名气很大,还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一泡茶叶泡上20泡,口感还很甘醇,春茶每公斤最高能卖到1200~1400元。赖炳全说,他想打造一个种茶示范基地,指导当地村民种茶,让山区的村民走出一条致富路。

    种植基地大半年云雾缭绕,很适合茶树生长

    赖炳全选择了在横坑村中坪村民小组建高山云雾茶种植基地。中坪村民小组原本有百余户人家,家家户户都种茶,全村有百余亩茶园。但因地处偏僻,交通生活不便,很多村民都外出打工,或迁移到外面居住,村子里只剩下10多户人家,很多茶园也丢荒了。赖炳全认为,中坪村民小组海拔900多米,一年有2/3时间山地云雾缭绕。而且茶都是种在山沟里,台风难以袭来,山上植被保护很好,溪水长流,茶树常年不缺水,很适合茶树生长。

    但横坑村的茶没有品牌,也没有一个专业合作社。一些村民种茶意识不强,有茶青就摘,没茶青就算,茶农呈散兵游勇局面。而且各家各户的出品质量良莠不齐,茶叶的品质难以保障。

    为了能更好地保证横坑茶的品质,赖炳全想到成立一个茶叶公司,带领村民种茶。一方面是带动横坑村经济,另一方面是能将祖辈传承至今的独特种茶工艺延续下去。

    同时种植多品种,寻找最适合横坑村的茶

    2011年起,赖炳全的种茶大计开始了,种有多个品种,有被他称为“大杂烩”的当地绿茶,还有来自福建省安溪县的梅占茶、来自台湾的金萱茶、冻顶茶等7个品种。“我想种几个品种,从中寻找最适合横坑种的茶。”赖炳全认为,每一种茶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本地的“大杂烩”有其特别的香味和口感。由于300多年来,横坑村传统茶树通过昆虫的花粉传播,各个品种已经杂交,茶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蜜味。赖炳全栽种了不少横坑传统绿茶,由于采用了特别的栽培技术,去年5月份用茶籽栽种的“大杂烩”茶,如今已经有70厘米高,可以采摘了。

    经有关茶叶专家论证,横坑村土壤偏酸性,非常适宜种植梅占茶。基地种了120亩梅占,丰产期亩产可达150公斤,比传统横坑绿茶亩产约50公斤高出不少,且种植技术与横坑村传统绿茶差不多。

    基地还种了150亩金萱茶,并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用金萱茶青制成了红茶。赖炳全认为,红茶的销售面比较广,可以销售到全国各地。“金萱茶很适合在横坑村种,产量高,我的目标是达到亩产200公斤。”赖炳全说。

    金萱茶在横坑村水土适应,但冻顶茶则有些水土不服。赖炳全尝试着栽种了30多亩冻顶茶,与金萱茶、梅占茶同期栽种,但冻顶茶要比其他茶种长得慢一些,生长似乎也不够旺盛。至于原因,赖炳全还在查找。

    计划办农家乐,让游客体验采茶乐趣

    种茶的梯田,很多是当地村民几十年前甚至是百余年前,从河里捞起石块垒砌而成的。赖炳全说,在这些老梯田里,还能发现不少老茶树,品种不少,估计有的已生长超过百年。赖炳全把这些老茶树移栽到一个地方集中管理,形成一个古茶园。

    如今,基地已种了400多亩茶,还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增加黄金桂和凤凰单枞茶等茶种,预计今年底前将扩大到500亩以上。此外,计划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对全村茶叶种植实行统一栽培技术、统一管理,保底价格收购。赖炳全认为,有了茶叶种植示范基地,一些农民可以返回老家种茶,山区耕地也不会丢荒了,这是一条山区农民脱贫的好路子。

    由于茶园的生态环境很好,常年溪水长流,山涧还有小瀑布,赖炳全还计划开办休闲农家乐。游客来这里除了可以品尝农家菜,还可以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乐趣,打响横坑茶的品牌。

    品茶:6步品横坑茶

  横坑茶口感好,喝下很久后依然能感觉到其特有的甘香味。横坑茶喝起来颇为讲究,按当地人的说法要“一看、二闻、三品、四搅、五咽、六回味”。看,就是看茶水是否呈绿黄色,泡过的茶叶是否会回青;闻,就是端起来先闻一闻;品,就是先用舌头轻轻舔几下;搅,就是抿一口在嘴里停留一会儿,用舌头搅拌几下茶水;咽,就是慢慢咽下;回味,就是喝下去后张开嘴深吸一口气,再闭上嘴慢慢地呼气,享受其清纯甘美的味道。

    习俗:正月初一吃早茶

  正月初一早上在家吃早茶是当地的习俗。正月初一早上,村民煮上一煲山村咸茶,泡上一壶正宗的横坑绿茶,再备上甜粄、粟粄,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周边吃早茶。

    大年初一吃早茶是新年一家人吃的第一餐,因此很重视。为备好吃早茶用的食物,村民一般在年前腊月二十左右便蒸煮传统的甜粄和粟粄,每家都会备上一笼。到了大年初一早上,一家人穿着新装开始吃早茶的时候,家里的长辈会说一番祈求新年生活更美好的祝愿,然后一家人便开始吃早茶。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