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恩施白杨坪专业采茶队破解用工荒 变闲散劳动力为采茶能手

更多 产业要闻 内容  |  2015-03-30  |  恩施晚报  |   新闻爆料

 

神州茶网3月30日 讯:今年50多岁的严青秀,平时闲着没事做,今年开春以来,她报名参加恩施市白杨坪镇朝阳采茶队,经过培训后正式上岗。27日,记者在采茶现场见到了严青秀,她说:“呆在家里闷得慌,参加采茶队后,一天能挣百来元钱不说,与姐妹们一起也热闹。”

    白杨坪镇是一个新兴的种茶大镇,全镇已发展茶叶6.5万亩,可采面积已达4.2万亩。规模上来了,茶农们在采茶季节面临用工荒。

    为了化解这一矛盾,白杨坪镇想出了一个好对策:将全乡闲散及没有茶园的劳动力组织起来,成立专业采茶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及时采回春茶,采茶队队员和茶农也同时增加了收入。

    如今,白杨坪镇已有3支专业采茶队,每支采茶队都有100多名采茶队员,不少人还是采茶能手,他们的出现破解了采茶季节的用工荒。

    闲散劳动力,从“桌子上”走到“田头上”

   “我们队的好多队员,平时没事就在街上支起桌子斗‘地主’,他们自己都觉得玩得无聊。自从参加采茶队后,人的精神面貌也好了,也可以增加收入。”白杨坪镇茶业产业办公室主任李冬发告诉记者。

    随着白杨坪镇产业结构调整,全乡现在已发展茶叶6.5万亩,占了全镇农田耕地面积的82%。其中,已有4.2万亩进入采摘期。但是,矛盾也随之出现:每到采茶季节,采摘人手特别紧张,茶农就是出高价也难以请到采茶手,许多优质茶叶因没人手及时采摘,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在地里贬值。

    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呢?白杨坪镇主要负责人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一方面是采茶人手紧缺,一方面又有许多没有种茶的人闲着没事做。于是,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号召和鼓励有组织能力、懂采茶技术的能人,组织专业采茶队,将闲散劳动力组织起来,统一培训后,投入到繁忙的采茶生产第一线。

    集镇居民王世翠,平时只是在家带孙子。今年,孙子被在浙江打工的儿子媳妇带走了,她也就没事做了,为了打发时间,她只好与同样闲着的姐妹们在家斗“地主”。这之前,她也听说过采茶季节人手紧,到处差劳力。但她一是不知道哪家有茶采,二是以前从没采过茶,不懂技术。当她知道镇里有人组织采茶队,便踊跃报了名。经过一天的培训后,她便挂牌上岗了。第一天,她只采了两斤多,挣了57元,后来,她采茶越来越快了,最高一天可采5斤多鲜叶,可得工资100多元。记者采访她时,她笑呵呵地说:“比在家里闲着强多了,一是充实,二是可以自己挣点钱。”

    有了专业采茶队,用工荒不愁了

   “往年每到采茶季节,总是找不到采茶工。今年有了采茶队,这心就不用操了。”泗耳湖村的种茶大户袁显生说。

    袁显生家里种了7亩茶,每年的收入很可观。可每到采茶季节,他都要为采茶的事发愁:靠自己的一双手,怎么也忙不过来。他说:“茶叶的季节性强,一天一个价。如果不及时采,茶叶一老就不值钱了,有时看着茶叶老在田里,真是着急又没办法。”

    有了专业采茶队后,袁显生就不用操这个心了。到了采茶季节,只要与采茶队约定好,采茶队就会安排时间,准时组织人下地采摘。袁显生说,有了采茶队的另一个好处是,茶农卖茶难的困难也解决了,“在没有采茶队之前,茶农卖茶都要靠茶贩子上门收购,但茶贩子不会到每家每户,只在交通方便的地方设点。所以,一些没公路或者偏僻的地方,采了茶叶无处卖,或者被压价收购”。

    袁显生还向记者讲了一个他身边的故事:他们村有一个70多岁的老奶奶,由于居住偏僻,每天采摘的几斤茶,只有拄着拐棍到公路边上卖。有时去早了,收茶的人没来,有时去晚了,收茶的人又走了。茶叶又不能放着过夜,只好回家自己炒。但是,自己炒的茶同样卖不到好价钱,所以卖茶就成了老奶奶的伤心事。今年,老奶奶的一亩多茶包给了采茶队,她再也不用为卖茶难而犯愁了。袁显生说:“采茶队有专门运茶的车,采茶的人只要将茶采好,放到车上就被运到茶厂了,根本不用操心!”

    将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移,探索管理新模式

    马瑛是朝阳坡采茶队队长,队里有100多名采茶队员。马瑛说,这些队员中,有的家里有茶园,有的家里无茶园。她们参加采茶队,首先必须参加培训,然后挂牌上岗,“队员们的工资,是按采茶多少按五五比例分成。采摘质量高,就能卖出好价钱——这就是我们统一培训的目的”。

    马瑛不仅有一支专业采茶队伍,还承包了十楼门村朝阳组360亩茶园,她不仅负责这300多亩茶叶采摘,还负责这批茶园的生产与管理。白杨坪镇镇长朱永恒介绍:“我们正在探索一种新的茶园管理模式,引进外资参与茶园管理,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用工荒,也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茶叶品质,解决茶叶农残难题,当全镇茶园转换成有机茶园后,产值就会大幅度提升,农民收入也会成倍增加。”

    马瑛并不是白杨坪镇人,而是生长在有着悠久茶叶生产历史的宣恩。随着茶业生产迅猛发展,她从中寻找到商机:一些地方的茶园无人采摘,一些地方的茶园无人管理,如果成立一个专业团队,这些矛盾可迎刃而解。她在白杨坪镇考察时,发现有些茶园处于荒芜状态。有一位姓孙的农户,家里有近8亩茶园。原来,这些茶园都是孙家的父母在家打理,他们都在外务工。后来,父母跟随子女去了外地,茶园就处于荒芜状态了,茶园不仅杂草丛生,而且长了树。马瑛与孙家联系,要求承包他家茶园,每亩每年租费400元。孙家非常乐意,因为他不仅每年可以拿到承包费,他家的茶园也可以不变成荒山了。

    马瑛的承包模式是,成熟茶园定为一类茶园,每年每亩付给农户承包费800元。然后,由马瑛统一组织施肥、除草、采摘。由于肥料由马瑛统一提供无农残的有机肥料,除草由马瑛统一安排劳动力,这从根本上杜绝了农户乱用除草剂和化学肥料的现象。马瑛说:“一切成本都是我的,农户没有利益驱使了,也就没必要使用农药了,这样就可以保证茶叶的品质。”

    茶农陈莲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家的茶叶,往年可以收入六七千元,除去肥料、人工等成本外,纯收入也就五千元左右。承包给马瑛后,虽然承包费每亩只有800元,但在自家茶园里务工,一年也可以收入两千多元。特别是到了采茶季节,她跟着采茶队采茶,一年可以挣到四五千元,总收入还是不比自己经营茶园少。“更重要的是,采茶卖茶不用自个儿操心了,省心!”陈莲香说。

    相关链接

   “人间三月采茶忙。”随着我州茶业产业发展,茶园采摘用工荒现象开始凸现,据有关部门统计,仅恩施市的用工缺口,就在10万人左右,虽经市内自发调节,用工缺口仍在6万人左右;而全州大部分茶区,用工荒的问题同样严重。

    白杨坪组织闲散劳动力成立专业采茶队的做法,值得借鉴。这种做法不仅可以破解用工荒,也可以增加闲散劳动力和茶农的收入,成为双赢局面。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相关阅读:

采茶专业恩施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