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透视镇江茶产业发展现状: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更多 产业要闻 内容  |  2015-04-24  |  镇江日报  |   新闻爆料

    神州茶网4月24日 讯:镇江市目前拥有茶叶种植总面积约7.5万亩,其中特早芽、早芽等无性良种约占1/3,2.5万亩。无性良种茶具有开采早、长势旺、萌发整齐、品质好等优点,在镇江市农委园艺蔬菜处处长李传德看来,其占比还有较大拓展空间。

  发展无性良种,镇江市茶产业走在结构调整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就是继上世纪八十年代推广福鼎大毫茶、创制“金山翠芽”之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又引进了特早芽种“乌牛早”,由于该品种3月中旬就进入采摘期,从而改写了镇江没有“社前茶”(通常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社前茶比明前茶还要早一旬以上)的历史。李传德介绍,大流通格局下,地产春茶较量外地茶,上市速度肯定无法取胜,但“乌牛早”至少能给本地抢回半个月时间差,并且品质风格适应镇江人口味。

  记者了解到,“乌牛早”目前在镇江市良种茶叶面积中占有率为10%左右,其高附加值经济效应早已显现,在整体平均亩产5000元的水平下,“乌牛早”产出普遍达到万元以上,高的近2万元。

  但是,高效益只是“乌牛早”的特征之一,它同时还拥有另一“高”——高风险。茶树发芽越早,遭遇霜冻害的风险就越大。2007年一场严重的霜情,曾导致全市80%以上的“乌牛早”绝收。正是从这一年开始,镇江市开始引进并推广防霜机技术。2013年春,镇江市再次遭遇5次霜情,有无安装防霜机,茶园景况两重天。

  防霜机不仅特早芽品种需要,早芽品种也需要。据介绍,目前全市共安装了2000多台防霜机,以一台防霜机可保护一亩多茶树计算,这个数字对应2.5万亩良种茶显得远远不够,换言之,完全处于“望天收”风险状态的茶树还有很大面积。就在记者采访的4月上旬,镇江市今年又遭遇了连续两天不算太严重的霜情,但已经对早期高档茶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

  制约防霜机推广的根本因素,就在于投入成本不菲,茶场(茶农)要为每亩茶园支付大约1万元费用!这就不难理解,何以大多数茶场的“乌牛早”种植面积都控制在数十亩左右,只有极少数能达到一二百亩。

  就镇江市“乌牛早”目前只占10%,李传德认为可以“适度扩张”,因为“物以稀为贵”,一旦太多反而不值钱了。

  谈起茶品种结构调整,句容张庙茶场场长张德敏的态度很果决:“升级换代是必然趋势!”据介绍,张庙茶场目前千亩面积中,良种占有率已高达60%。张德敏同时也是句容茶叶协会会长,他介绍,全句容近4万亩茶叶,良种率仅为30%,这与镇江市平均值基本相当。

  张德敏表示,业主们改良品种意愿普遍不强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一旦“推倒重来”,将在数年时间里只投入、无产出,眼前利益的束缚力还是挺大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李传德又剖析道,所谓“结构调整”并不是要一味求早求新,而应注重品种多元化,做到早中晚合理搭配。李传德指出,一些老品种如果树龄适当,还是有一定生产价值的,比如“鸠坑”,虽然采摘期迟一点,不赶早市,但用于制作适合大众消费的炒烘青,口味很鲜醇,深受众多老茶客追捧。

  已有50年生产历史的老牌茶企五洲山茶场,依然有着200亩老品种“鸠坑”,约占总面积的三成。场长戴小龙告诉记者,这200亩“鸠坑”相当一段时间内他们是不会放弃的。记者了解到,“鸠坑”目前在全市的保有量为2万多亩。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相关阅读:

茶产业镇江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