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粤产古茶身价高 奈何产量低难推广

更多 产业要闻 内容  |  2015-08-04  |  广州日报  |   新闻爆料

神州茶网8月4日 讯:广东有很多茶区分布着大量古茶树。这些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有的如今面临着被破坏的威胁或是“植在深山无人知”的窘境。个别品种在近年声名鹊起,却面临着被仿冒和开发过度的风险……

   拥有着数百年种茶制茶贩茶历史的地区,守着自唐宋遗存下来的那道茶韵,该如何适应当下的市场,让古茶走出深山,形成品牌?已经声名远播的古茶品种又该怎样擦亮品牌,让这份珍贵的历史财富得以延续?本报记者继续走访三大古茶树产区,为古茶产区产业发展把脉。

溯源:古茶产量低品牌难推广

   韶关“唐茶”故乡曲江罗坑有数以万计的茶农和作坊,制贩茶历史悠久,以唐代古茶树的茶青制成的杏仁香红茶最为著名。惠州博罗县种茶制茶已有近900年历史,其所产的小叶种紫芽茶全国稀有。潮州凤凰山出产的凤凰单丛茶以乌龙茶为主,近年来名声大噪,上万元一斤者并不少见。

   在这三个地方,茶叶都是当地的主要支柱产业,但命运却大相径庭。韶关和惠州面临相似的困境——虽然“唐茶”与小叶种紫芽茶大名鼎鼎,但是当地的茶叶产量不大。根据初步统计,在韶关罗坑有约6500亩茶叶种植基地,每年产出“唐茶”在内的优质茶叶约250吨。在惠州市博罗县,在叶种茶园中混植的紫芽茶仅有2000多亩,年产量更低。

   反观潮州,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凤凰山单丛茶年产量最多500万斤,远超过韶关的“唐茶”和惠州博罗的紫芽茶产量。

   “此前凤凰单丛茶产量低,潮汕人自己就把茶叶买光了,凤凰单丛茶也就没有走出潮汕地区、面向世人的机会。”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王维毅认为,如今凤凰单丛茶品牌的崛起,与茶叶总产量的大幅提升有很大关系。

   对于一个产茶区而言,茶叶产量没有规模,谈市场推广和名声还言之尚早——因为很多茶叶都在本地消化了,难以走出去供爱茶者品鉴、交流。

提产:设示范基地繁育种苗

   古茶产量低、未形成产业化阻碍了产茶区的发展。据统计,韶关罗坑镇有1万多间茶叶作坊、10多万名茶农,年产优质茶叶达到250多吨。

   “虽然罗坑茶产业历史悠久、已成雏形,但是与传统的潮汕茶叶产地相比,‘唐茶’知名度不高,其真正产业化是从2011年开始的,大多仍处于较原始的传统生产制作阶段。”罗坑镇镇委书记黄华表示,争取明年罗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以上。

   惠州博罗县的小种紫芽茶也在扩大种植面积。记者了解到,建设中的“博罗小种紫芽茶”种苗繁育示范基地将满足5年内种植1000多亩紫芽茶的需求,并首先落实纯种化技术推广示范,每年落实30亩。

出路:文化内涵助推品牌推广

   守着老茶树的潮州凤凰山茶农尝到了甜头。乌岽青年茶农黄远智家里有超过20棵树龄超过200年的古茶树。他表示,古茶树的茶叶近年来受到市场追捧,收藏价值高——以他家的一颗古茶树为例,2013年出品的茶叶一斤1000元,两年后“身价”涨至一斤3000元。他古茶园里最高的一颗茶树一公斤卖到了70000元,全部古茶树一年可以创造超过100万元的收入。

   王维毅认为,茶叶产业不只是种植和销售,潮州凤凰单丛茶的崛起,与潮汕地区特有的工夫茶文化有莫大的关系,“有许多人都是听过潮州工夫茶才认识到凤凰单丛茶”。

   产量高,代表着会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到茶叶。而潮汕工夫茶这种独特的品饮方式更是赋予了凤凰单丛茶文化内涵。

   王维毅认为,这种文化底蕴方面的作用对茶叶品牌推广十分重要,对于博罗紫芽茶和罗坑“唐茶”而言也颇有借鉴意义——例如博罗独特的云浮道茶文化,韶关罗坑可追溯到唐代的制茶贩茶历史。

隐忧:部分茶农追求利益过度开发

   “凤凰单丛茶如今盛极一时,但潮州凤凰山上适合种植茶树的土地却接近饱和,有些茶农为了追求利益,会做出破坏生态的举动,如伐树种茶、广施农药等,很像当年的铁观音。”国家级茶艺技能大师、国家一级评茶师、广东省级汕头工夫茶艺非遗传承人郑惠丰表示:“我很担忧,凤凰茶以后会不会走上铁观音的路子。”

   当然,凤凰山也有茶农已经觉察到这一问题。乌岽不少茶农除了企业化运作茶园外,也已经在尝试生态种植。“比如用有机肥,尽量不用除草剂,种出高品质的茶叶来。”黄远智表示。

   在韶关罗坑,为了保护古树、提高古茶产量,有茶农尝试将深山珍稀古茶引种下山,让产量稀少的古茶能在山下较大面积地繁殖扩种。茶农赖国清通过1年多的育苗试种,在山下成功将300多亩古树茶种育苗成活,再移植回6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

对策:大农业种植保护品牌

   在提高产量和打开知名度后,茗茶还会遇到品牌保护的问题——随着凤凰单丛茶的声名远播,周边地区的茶叶借此“贴牌”销售、以次充好的现象并不少见。惠州市博罗县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当地已申请办理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博罗特有茶树品种资源的产权。

   对于品牌保护和种植生态的问题,郑惠丰认为可利用大农业种植来解决。他解释,如果由大公司承包下大片茶园,运用现代农业管理体制,实行可持续的种植方法,就既能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也能保证茶叶的品质。他认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O2O商业模式的出现,也解决了大公司销售茶叶的问题。最理想的状态是,大公司打造出让顾客信任的品牌,从源头上解决茶叶品牌遭仿冒的问题。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相关阅读:

古茶树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