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为什么说“通才”比“专才”更容易找到好工作?

更多 职场经验 内容  |  2016-06-18  |  和讯名家  |   新闻爆料

    最近,杜兰大学助理教授珍妮弗·梅卢齐(Jennifer Merluzzi)和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达蒙·菲利普斯(Damon Phillips)合作,研究了美国顶尖MBA项目2008-2009年间近400名毕业生在投资银行业的求职情况。


研究分析显示,与那些背景和经历较为多样化的学生相比,专注投资银行领域的学生得到多个工作机会的可能性较低。

那么,人才市场中,专才真的不如通才吗?我们是不是最好都成为多面手?

梅卢齐:专才在人才市场中显然处于不利地位。他们更难得到多个工作机会,入职获得的签约奖金也更少。在一些案例中,专才得到的签约奖金比同学中的通才少4.8万美元。

 
HBR:你们如何定义专才和通才?

梅卢齐:我们是看学生读MBA之前、在读期间以及实习时的活动和工作是不是一直专注于一个领域。一些学生进商学院之前就在投资银行工作,进了商学院也是学金融,然后又去投资银行实习,这些人是专才;另一部分人读商学院之前在不同的领域工作,比如广告业,然后读了金融专业,找个咨询公司实习,毕业后进入投资银行业,这些人是通才。我们将学生分为两类,比较他们获得的工作机会和薪资。结果跟我们预测的一样,专才的待遇不如通才。

HBR:你觉得专才在待遇上不如通才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梅卢齐:首先,在机构筛选机制很强的人力市场中,专业化的价值会降低。如果没有其他信息,专业化是一个证明能力的重要条件,但“顶尖MBA项目毕业生”这一身份本身就能证明求职者的实力。这时候,专精一门就不是优势了。其次,雇主可能会轻视这样的求职者,认为他们一直自我重复。

HBR:传统的职业建议是找到你的专长,这是错的吗?

梅卢齐:现在都向MBA学生强调说,要把自己打造成为金融人才或营销人才,打造有连贯性的个人简历。结果就是人才市场中充斥着很多相似的求职者。专才扎堆了,你的底气就没那么足了,因为很容易找到别人代替你。另外,如果企业习惯了雇用很多专才,就更容易计算出专才的价值比不上多面手。

HBR:鼓动MBA学生专业化的趋势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梅卢齐:过去5到10年中,助长了这个势头的可能有很多因素,比如经济衰退的冲击。我认为专业化让学生觉得自己好像理解了MBA项目带来的价值。还有一个因素可能是一年制的研究生项目激增。与MBA项目相比,这些专攻某一方向的项目费用较低,并且可以让你在更短的时间内拿到一个金融方面的硕士学位。但MBA的核心价值依旧在于广泛的商务培训,市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HBR:会不会是因为专才原本就不如通才优秀?

梅卢齐:其实我们发现,专才往往是素质更高的求职者。他们更可能拥有多个硕士学位,本科时学习成绩更好,进商学院之前薪水也更高。

HBR:性格差异在这方面有影响吗?

梅卢齐:专才可能更倾向于回避风险。我们目前的实验无法检验这一项,不过这个方向值得探讨。我们的确控制了一部分与性格相关的变量,比如求职者是否曾在课外活动中担任过领导者,实验结果没有变化。我们还控制了年龄、国籍、种族和性别变量。

HBR:你们发现性别差异了吗?

梅卢齐:是的,虽然这并不是我们这项研究的目的。样本中已婚女性比已婚男性赚得更少,也更难获得多个工作机会。

HBR:雇主呢?你们有没有问过他们的想法?

梅卢齐:问过的,有经验的人力资源主管说,他们更喜欢具备多种技能的人才。他们说:“有很多不同成就的人比专才更好,那些‘只会一招的小马驹’一直只做一件事情,并没有汲取到MBA项目的精华之所在。”在不同领域展现能力的人似乎更有优势。

HBR:现在社会上对人文学科的价值有争议,你的研究成果适用于这个问题吗?

梅卢齐:我觉得可以。现在及早专业化的压力增加了。我有一对8岁的双胞胎,他们刚一显示出运动方面的天赋,我就听说他们一周不得不贡献4天时间给棒球,而且还要参加棒球集训。他们才8岁!不过接触各种不同的事物有实际的价值。在本科阶段以及其他职业教育项目中,多样化的技能可能比专精一项更好。

HBR:这项研究还适用于什么领域?

梅卢齐:一些研究发现,专精投三分球的篮球运动员比全能型选手赚得少,粉丝也更少。你的球队需要的可能不是在某个位置打得好的球员,而是可以安排在各个位置的球员。这样的人在不同的策略和情况下都能派上用场。这种全能型选手比只擅长某一个位置的球员难找得多。

HBR:总有一些职业更适合专才吧?

梅卢齐:专才在许多领域有明显的优势。如果你生命垂危需要手术,你肯定想要一个做过同样手术千百遍的专家。如果你要更换家里的电线,你就需要专业的电工,而不是做杂活儿的工人。你擅长做什么,就会在那个领域越做越好。但是在商学院,转向专业化就不那么有好处了。

HBR:通才还有什么其他的优势?

梅卢齐:这方面有一些文献,我们也听说过领导者通常是通才。他们可以转变路线,管理不同的领域。他们更加灵活。

HBR:那我是不是应该设法让老板知道我是个通才?

梅卢齐:进入组织之后,专才是否仍然处于不利位置,现在还不清楚。即便是咨询公司这样天然吸引通才的地方,也有对专才的需求,比如医疗健康方向。公司内部情况如何,有待将来探索。我的预测是通才依旧会更好,因为这样的人才更少见,他们具备多种技能,可以安排到各个岗位,而且更有可能成为领导者。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相关阅读:

工作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