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老长沙的早晨泡在一杯酽茶里

更多 茶馆 内容  |  2009-08-16  |  cswb  |   新闻爆料
 

  

  

  

  “早茶客”以车夫菜贩居多

  1936年《长沙市指南》中也指出,当年享受早茶生活的顾客,“以车夫、菜贩居多,中下阶级,亦复不少。”

  民国记者严怪愚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新闻报道《茶馆里的众生相》中也说:长沙的茶馆不是士绅阶级、不是有闲分子消遣的地方。一般来说,茶馆是劳动阶级的休憩处,是无业游民饱肚的地方而已。到徐松泉喝茶的,是那些无业游民同劳动阶级,间或也有几个准士绅之流。拖车子的、工厂的工友,身子疲倦了,市中又没有公共花园供他们休息,肚子饿了,袋子又不允许他们上酒席馆、进咖啡店,于是他们便一个人或邀集几个朋友:“到徐松泉去!”进铺子,帽子歪歪地戴着,屈一只脚在凳上,茶房马上便走拢来,问你需要什么:“包子乎?瓜子乎?烧饼乎?”茶当然是不要问,只管拿来!工友的父亲,车夫的父亲,年纪来了,不能上工厂,也不能拉车子,他们成了儿子的寄生虫,枯坐在家里没有事做,阔气着的地方去不成,于是也约着几个老朋友,跑到徐松泉来,喝一杯茶,抽一支烟,吃两个包子,以消磨一天的无聊。兴趣来潮的时候,又谈谈隔壁邻舍的琐事……

  长沙史志专家陈先枢说:民国时期,长沙有四大茶馆,黄兴南路德园茶馆颇吸引政界及教育界人士,工商界人士则习惯到大华斋去,手艺工人偏爱老照壁徐松泉,行栈老板及上街先生、经纪人则爱在西牌楼洞庭春茶馆聚会。也就是说,穿行来往于民国时期茶楼的人物,多是形形色色底层草根人物,但少数较好的茶楼,也仍能吸引少数军政文教界的官绅名人一往。

  当然,很多吃“了难饭”的人也会坐在茶馆中议事,他们或是调解街坊保甲扯出来的麻纱,或者是秘密商量如何酿造一些不可告人的事端来。

  最过瘾的事 清晨去茶馆

  1936年的《长沙市指南》记载了长沙底层市民最过瘾的一种生活方式:一大清早,就赶往茶馆洗面擦牙喝早茶。

  当年,长沙市区内的茶馆开市,比其他行业要早,但无夜市。每天早晨四点多,茶馆即开始营业。一般市民习惯清晨醒来后,奔往茶馆,洗脸用早点,当然手中一定捧着一杯酽茶,无论寒暑从不间断。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名人们来长沙参观,长沙文化人常将他们带去老茶馆,在沸腾的早茶生活里,体味长沙的市民生活。1953年的一个清晨,湘剧名演员彭俐侬、徐绍清即带“北影”名导演汪洋去德园喝早茶,数十年后,汪洋对此次兴奋的体验仍念念不忘。

  如今,长沙的早茶生活仍在坡子街火宫殿、西牌楼洞庭春、中山亭清泉阁等茶馆中延续着。

  混合茶、双包按及零食

  旧时长沙,普通茶客到长沙茶馆中喝茶,以+,-(./喝“混合茶”者居多。

  混合茶,以绿茶、花茶、老母叶等混合在一起。长沙人口味重,混合茶酽,很“打水”。经开水反复冲泡后,一杯混合茶的茶汁依然浓厚。很多茶客,在家里泡茶,总不能达到老茶馆中的效果,有人甚至怀疑是不是茶叶中掺有“蚕子屎”,其实,每行每业的经营,都有各自不外传的诀窍。

  当然,当时高档茶楼中,除了长沙惯见的混合茶外,毛尖、云雾绿茶、河西园茶等,亦可据客人需要提供。《清稗类钞》中甚至记载,清末时期,长沙茶肆中,“又有以盐姜、豆子、芝麻置于中者,曰芝麻豆子茶。”

  和广东早茶类似,长沙早茶向来提供面点,如糖包子、肉包子、烧麦、油饼等。旧时长沙人吃早茶,惯于吃“双包按”,即将糖、肉两个包子抠去底板面团,塞进几粒去皮的花生,将两个包子按在一起,捏扁来吃。这种吃法也被称作“老蚌含珠”。

  长沙各知名早茶茶楼,必定有知名点心,德园包子,广为人知,不必过多唠舌。老照壁徐松泉茶楼,严怪愚在民国的报纸上说过,这家店自制的银丝卷与烧饼最为著名,几乎可以与柳德芳的汤圆同时垄断市场。而西牌楼的洞庭春茶楼,在过去则以油饼好而出名。“吃包子烫了背”,长沙市井普遍的说法是,这包子来自茶馆的门市销售。

  除了茶水、点心外,长沙老茶楼一直以来提供零食。晚清遗老徐珂在《清稗类钞》中明确记载道:

  “长沙茶肆,凡饮茶者既入座,茶博士即以小碟置盐姜、莱菔各一二片以饷客。”

  家住都正街的文史专家易仲威老人介绍,德园楼上昔有雅座,桌上摆有一壶四杯,两盘两碟。两盘是花生米和黑西瓜子,两碟为冰糖梅子和玉醋嫩姜片。

  【民间记忆】

  很多茶馆还活在茶客们的嘴中

  罗大发

  如今提到长沙民国时期的茶馆,只提德园、徐松泉、大华斋、洞庭春四大家。其实,深入长沙茶客中,会发现,原来形形色色的茶馆还有很多,它们都拥有各自的故事和荣辱。

   老龙潭的沙河茶馆迟一步要等座位

  在老长沙,架划子的小菜贩子、渔夫常聚-./01集在溁湾镇一家老字号茶馆中。

  六铺街的朱张渡、碧湘街的达仁楼、现杜甫江阁斜对面的西湖桥、洋船码头的小西门,这里分别有四家茶馆,它们是船老板、鸡鸭鲜鱼贩子、篾匠老板闲谈接洽业务之处。

  老龙潭的沙河茶馆取白沙泉水泡茶兑开,吸引众多泥木工匠、圆木师傅,当年,到这里呷早茶,迟来一步就要等座位。南门口的德园、庆兴楼茶馆的早茶回头客多为南门口、道门口的商贩,外地客商亦常慕名而来。

  中山路湘华斋茶馆、又一村茶楼,是粮食干货行老板及花鼓戏爱好者常来报到的地方。

  北正街开设有群艺湘剧戏院,这条长街上有福枝春、清泉阁两家茶馆。

  青石井万芳斋、鱼塘街祥华斋茶馆,来喝茶的多是小百货商及鞋、布店老板。

  南门外楚湘街天符宫戏院旁的集成楼茶馆有140年历史,吴德厚老人至今仍保存该茶馆当年烧开水用的两把铜壶,铜壶每只各重“四斤六两”。

  新河茶楼地处北郊避风良港旁,转运货物粮食的商贩、船工,远道来开福寺的香客多会于此。

   梁八爹带彭俐侬到洞庭春唱“桌子戏”

  长沙茶馆多为两层楼房,一楼多半是制作间兼外卖部,二楼是茶客沸腾的茶室。当年太平街三湘楼与我家打隔壁,一楼做点心的作坊与我家只一板之隔,天未亮就听得案板啪啪地响,手拉风箱一拉一送发出“嗵—哒”、“嗵—哒”的响声,蒸笼云蒸雾罩。有时,清早起床,我家会发现桌上有被咬烂的包子,这是贪吃的老鼠从隔壁搬运而来。记得该店有个跑堂师傅绰号“三湘猴子”,一大早双手叠放二十多盘包子趁热送上楼。那时没有电灯,有一天,他一只脚在上楼时绊得往下一跪,但手腕上托着的包子却没有掉下来一个,茶道功夫真是了得。我记得,早上四时许,每家茶馆开门火炉旁即备有木脸盆、擦牙灰、萝卜手巾,供茶客洗漱。

  西牌楼百年老店洞庭春茶馆是长沙目前原址保留的一家最知名茶馆。解放前,这里就是被茶汁浇沃的戏窝子。该店早点有珍珠烧卖,糖、肉、盐菜、枣泥包子,夏天做凉发糕,煮绿豆稀。楼座备有布吊扇由人拉扯取风。每天有专人送发戏剧节目单。听说,当年湘剧班里有个男旦演员梁八爹,每天到洞庭春呷茶,都带年少的彭俐侬去坐茶馆,唱“桌子戏”。有一次梁八爹叮嘱彭俐侬说:“到了洞庭春有人叫你唱戏,你就大声地唱,赚了钱,八爹给你买洋娃娃。”

  药王街出口处有一家爱群茶楼,地处灯红酒绿的八角亭闹市,该茶馆设包厢雅座,执丑业,人称快活楼。

  其实,设在皇仓街的远东咖啡店也备有高档茶座,它与其他茶馆不同之处在于:不卖早茶,下午和晚上茶生意特别好。演员唱完戏卸妆后,就到茶座喝茶呷夜宵。

  长沙茶馆,仍保留旧时民情风貌者所剩无几,惟洞庭春茶馆历百年沧桑,因老板龚少泉经营有方,其传统仍在流承。如今长沙喝早茶的茶馆,较受普通草根老市民欢迎的仍有铜铺街的路边斋、中山路九元店(即清泉阁)等数家而已。

  长沙茶馆记事

  任波

  ★180年前,文化人搞了场茶楼“派对”

  长沙茶馆,至迟在明末即应出现。但尚未找到明确文献记载。

  引车卖浆之流群聚的茶馆生活,不为文人所重。我们见到的较早茶楼资料,即因文人雅聚而流传。

  道光五年(1825年),曾被誉为“湖南四才子”之一的宁乡黄本骥,召集湖南文化人在“重阳节后四日”,在今天解放西路(青石桥)上的云阳楼茶馆雅集。

  黄本骥召集众人聚会的《云阳楼看山约》手迹至今仍完好保存于湖南省博物馆内。

  《云阳楼看山约》全文如下:“长沙秋色以麓山为胜,郡城看山以云阳楼为宜。楼踞明藩故城之巅,市人卖茶所也。选兹胜日,招集同人,扫花煮茗,为看山之会。俾旧能联,重阳可展。或凭高而作赋,或分韵以留题,善画者洒墨成图,能琴者挥弦寄兴。云峰佳处,良会难逢,本无空谷遐心,致使山灵负屈。”

  这次以“看山”为名的茶楼“派对”获得了成功,茶会上的诗画集纳成册,流传后世。

  ★同治年间,中高档茶楼至少有17家

  晚清同治光绪年间,东征太平军的湘军将士“帕首荷戈,意气洋洋而归”。在长沙城内,他们不但四处购地建房,抬高长沙地价,同时,还将繁华都会上海等地的新空气带到长沙。长沙娱乐空气大盛,在此时代背景下,长沙出现不少高端消费的中高档酒馆茶楼。

  晚清剧作家杨恩寿在《坦园日记》中记叙,八年之内,即曾近三十次出没于长沙市内的20家中高档茶楼中品茶。

  有名字可考者有17家,即:雨松亭、玉兴楼、楚雅楼、楚馨楼、松泉茶室、瑞松楼、玉湘亭、白云湘、涌湘亭、听月楼、白雅亭、清湘楼、楚胜楼、声洋楼、庆湘亭、玉松亭、碧湘茶室等。

  其中,松泉茶室即民国四大茶楼之一的徐松泉茶楼。该茶楼在上世纪50年代初方由女主人徐氏姊妹捐献给政府。当时,已有茶馆用白沙水烹茶。西湖桥畔的碧湘茶室,本可靠水吃水,但它却偏偏从白沙井运水过来。

  此外,像听月楼等茶楼,已有女伶陪唱。

  ★一碗值两升米的茶,酿出祸事

  清朝将亡之际,长沙下坡子街天然台茶楼从上海引进蒸馏水设备,提取纯净水烹茶。

  当时茶水定价,每碗盖碗茶120钱,值两三升米,轰动长沙全城。当然,能够享受这种高消费的只是少数人。

  随后不久,长沙因饥荒和粮食过度外运,有赤贫人家因缺钱买米受辱,全家投老龙潭自杀。到南门口里仁坡平息群众请愿的巡警道赖承裕,竟不清白地对陷入饥饿中的群众说:“你们长沙人吃得起120钱一碗的盖碗茶,为什么就吃不起78文钱一升的米?”

  饥民愤恨庸官至极,一声怒吼,将赖承裕吊了半边猪(即一手一脚悬空吊起),由这个导火索,燃发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长沙抢米风潮。第二年,清朝廷被推翻。

  其实,普通长沙茶馆的茶,并不值钱,1936年《长沙市指南》中说,“茶资各店不同。大约每壶3分至5分,或一角止。点心则以件数计算,每件约铜元8枚至12枚止,大洋2分至5分,至于小费,听客自便,并不计较”。直到1947年,长沙多数茶馆的茶资仍显低廉,大约8~10个铜板,可购一壶茶,一壶茶可供4人饮用。

  长沙老城,1906年注册登记的茶馆茶摊担达200余家。1922年,长沙有茶馆75家,1926年增至115家,茶楼间已分档次。抗战胜利后,长沙大小茶馆有170家。

.btmSearch{text-align:left; clear:both; padding-left:25px;} .link_2008_0709 a,.link_2008_0709 a:visited{color:#c00; text-decoration:none;} .link_2008_0709 a:hover,.link_2008_0709 a:active{color:#c00;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t26.com 索拓茶网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相关阅读: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