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镇江茶产业品牌整合度不高 茶园结构老化

更多 产业要闻 内容  |  2018-03-27  |  中国江苏网  |   新闻爆料

   神州茶网3月27日 讯:南山茶林研究所“南山滴翠”启动首采的消息,23日经本报A04版“金色田野”栏目开篇报道后,引发了镇江市民关注,激发了他们尽早喝上本地春茶的欲望。

  镇江地处江南茶区北缘地带,为全国名优绿茶优势产区,所产绿茶以“色翠、香郁、味鲜、形美”享誉业界。昨日,记者多方采访得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倒逼机制作用下,我市茶产业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并步入“新常态”。

  产业现状:名气响且品质全国领先

  镇江茶文化历史悠久,被业界称誉为我国南茶北引与南茶北销的“桥头堡”。记者了解到,我市属全省重点产茶区域之一,截至去年,全市茶园面积7.7万亩,占全省的15.4%。开采茶园面积6.62万亩,年产量1765吨,年产值4.63亿元,平均亩产值6994元,高的亩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其中,名特优茶产量685吨,占总产量的38.8%,名特优茶产值2.68亿元,占总产值的57.9%。

  目前,全市茶叶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已经达到100多家,基本形成丹徒上党片区、句容北部山区、茅山片区和丹阳西丘陵片区4大茶叶主产区。

  市园艺站表示,地产茶基本都是绿茶,以“镇江金山翠芽”“茅山长青”等为代表的一批名特优茶叶知名品牌,在全国范围都有相当大的名气。现拥有江苏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13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2017年,“镇江金山翠芽”品牌评估价值达10.9亿元,被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评为最具溢价力品牌。

  瓶颈制约:新常态出现发展“不适症”

  茶叶生产为我市高效农业的一大重要支柱。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发展的茶树品种以早芽种为主、生产方式是立体偏嫩采摘,加工以小型名特茶机械为主,包装礼品化,市场以集团购买的直销方式为主。

  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尤其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饮茶消费理念的更新变化,镇江茶产业近几年面临新的挑战并出现一些“不适症”。

  园艺人士分析认为,制约镇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素,一是品牌整合度不高,区域品牌优势不明显。全市有20多种名特茶、高级绿茶产品,100多个注册商标。每家茶场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和品牌,仅丹徒区上党镇就生产绿茶品名10多个,“小而全、小而散”已成为茶业做大做强的瓶颈。一场多品却没有主导产品,一品多场却没有龙头企业。金山翠芽等区域公用品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茶园结构老化,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茶园管理机械化程度不高。大多茶园处于丘陵地区,容易受到干早、霜冻等影响。全市茶园节水灌溉面积只有10360亩,占总面积的13.4%,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遇到春旱、夏旱,年产量将会下降30%以上。园相结构上,全市超过经济寿命30年以上的老茶园2万多亩,投入产出比较低,缺株断垄严重;茶树品种结构上,无性系良种率还不高。

  还有是亟须整治市场,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以金山翠芽产品为例,20几家企业生产,有10多个注册商标,质量参差不齐,规模小、产量低,假冒产品大行于“市”,行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另外,随着茶文化交流常态化和市场多样化,茶企没有突破传统观念,生产适应新生代消费者需求的茶产品。

  专家声音:多措并举“倒逼”高质量发展

  当前,镇江茶产业发展既面临价格“天花板”、成本“地板”的制约,尤其是消费者对质量安全、性价比高的茶叶需求放大,地产茶叶产销裹挟其中,地方茶产业正面临如何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考”。

  相关专家表示,各方形成合力加大品牌的整合力度,乃当务之急。对“镇江金山翠芽”、“茅山长青”、“吟春碧芽”、“长山剑毫”为主的4大茶叶区域品牌,需要以市场的方式、辅助行政措施、突出主打品牌,全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对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努力才创建成功的主要品牌,突出打假治劣,做好市场监管工作。”他认为,“今年‘315’,市农委与市工商局联合启动镇江金山翠芽品牌打假治劣的活动,所涉各方需要协同配合、齐心合力,重拳出击,打赢“金山翠芽”打假治劣的第一仗,维护好地方农产品的这张名片。”

  “由镇江供电公司与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开发研制的‘镇江红’红茶,用地产绿茶制作,此举在适应市场需求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这位人士还表示,针对新生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个性特征,各茶场还要多推出小包装、便携包装、文创包装的茶产品。

  总体来说,镇江地产茶叶仍处于供不应求,但面对新常态和新形势、新要求,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将茶产业成功导入又一个优质高效的发展层次,再造黄金发展期,让我们共同期待。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