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大竹白茶:从“茶叶”到“茶业”的蝶变

更多 产业要闻 内容  |  2020-05-07  |  中国网  |   新闻爆料

神州茶网5月7日 讯:暮春的竹乡大地,处处生机盎然。4月30日上午,沿着蜿蜒的通村水泥路拐了数道弯后,便来到了铜锣山深处的大竹县团坝镇赵家村,只见5000多亩郁郁葱葱的茶树林把层级坡地染成一片翠绿,茶农们正忙着采摘春茶,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图为团坝镇赵家村茶农正在基地里采摘白茶。

近年来,大竹县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进白茶产业,延长融合白茶产业链,按照“四带三供”模式快速发展白茶产业。如今,白茶产业不仅成为全县巩固脱贫成果的有力抓手,同时也成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增速转型的绿色引擎。

东茶西引大竹白茶根植青出于蓝

大竹人爱茶、习茶、种茶历史由来已久,至今已有1700多年。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青壮劳力外出,使得茶叶生产大面积撂荒,经济效益低,茶山荒废。到2010年,全县茶园面积不足5000亩,年产量不足百吨。

2009年,大竹籍退伍军人廖红军偶然间了解到了安吉白茶,经考察,他引进1000株白茶苗在家乡试种,第二年喜获成功。这一成功为重拾这产业看到曙光,随后,从浙江安吉引进白茶,通过区域带动,以新品种激活后发优势。由于大竹的气候、土壤、海拔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白茶生长,因此,大竹白茶外形挺直秀丽、鹅黄隐翠、白毫显露,茶汤嫩绿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爽甘醇生津。

经过几年的接续发展,大竹白茶因上市时间早、氨基酸含量高、品质优良而闻名,产品供不应求。如今,白茶已成为大竹香椿、竹、糯稻、苎麻之后的又一张响亮名片。“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白茶确立为全县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久久为功推进产业的升级转型,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同时做大做强白茶产业。”大竹县副县长宁小礼如是说。

目前,全县白茶面积达5.2万亩,盛产茶园3万亩,成立茶叶种植专合社21个、茶叶加工企业11个,新建或改建标准厂房11个,新置茶叶加工生产线9条,年产鲜叶135万公斤,折成干茶约27万公斤,产值6.5亿元。

茶香业兴百姓茶园喜采绿色金叶

“我家里10来亩土地都种上了白茶,自己在巴蜀玉叶公司打工,儿子毕业后也在外打工,全家一年的纯收入就有三四万元,早就脱贫哩。”团坝镇白坝村七组贫困群众邓中成谈起收入底气十足。

团坝镇的山顶山腰,大片的茶园随坡起伏。这段时间,又到采茶季,茶农忙得不亦乐乎,待今年春茶采销活动结束,村民们的腰包又要鼓起来了。

近年来,团坝镇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不断增强主体带动能力,公司与农户(贫困户)签订订单协议,3年后,保证每亩4000元以上的纯收入。同时,白茶公司给于种植白茶农户一定的优惠政策,即:免费提供茶苗,免费提供技术,且高市场价包回收,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促进企业与农户(贫困户)共赢。目前,解决当地村民务工1300人(其中贫困群众328人),务工收入380万元(其中贫困群众务工收入161.7万元),引领带动72户贫困户种植白茶400余亩。

大竹县委、县政府把始终发展白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之一,自2010年起,以每年净增茶园1万亩的速度大抓基地建设,掀起了全县倾力发展茶产业的高潮。迄今,全县5.2万亩茶园覆盖14个乡镇,涉及贫困村1个,带动全县种茶农户3000余户,其中贫困户200余户。

外扩内提按下茶产业发展“融合键”

随着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不断深入,大竹县走上“精品白茶”之路,全力做好白茶产业“外延扩张”“内涵提升”两篇文章,推进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

“新的时代,我们将进一步践行‘两山’理论,助力乡村振兴,继续让祖国增绿,让农民增收致富。”大竹县白茶产业委员会党委书记廖红军说。

今年3月17日,第四届“喊山开茶节”在团坝镇的万亩茶园里如期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20多位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的师生通过网络直播,向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推介大竹白茶。据悉,此次“喊山开茶”网上直播活动吸引了2万余名粉丝,茶叶销售额达240万余元。

近年来,大竹县集聚茶产业、人文历史、休闲度假、观光体验、健康养生、文化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等资源,大力发展集休闲、观光、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新业态,推进茶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拓展茶产业功能,并充分利用茶叶资源,打造白茶休闲主题公园、白茶博物馆、白茶森林人家,建设白茶康养基地,推进乡村振兴。计划到2020年,打造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1个,主题休闲茶园5个,生态康养人家10户,AAAA级茶景区1个。

“我县白茶效益已初步显现,下一步,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一核二线多片’发展思路,以创建‘大竹白茶’区域公共品牌为抓手,着力打造铜锣山大竹白茶(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云雾山大竹白茶(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狠抓茶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争全县新发展白茶10万亩,总面积达15万亩,到盛产时,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配套产业实现收入10亿元,可实现总产值60亿元。”达州市政协副主席、大竹县委书记何洪波侃侃而谈。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相关阅读:

茶业茶叶白茶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