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漫谈紫砂壶泥料

更多 紫砂文化 内容  |  2012-12-03  |  神州茶网  |   新闻爆料
资料图片  
古人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阳燕即宜兴的古名。足见紫砂泥之珍贵。紫砂泥由紫泥、红泥和本山绿泥三种基泥构成。不同成分配比,不同的环境蛲制,又能呈现出丰富的色泽肌理,给人眦视觉上的愉悦感受,因此美称。五色土”、“富贵土“。紫混倍称天青泥、红棕泥、底槽青混、太红混、乌泥。深藏于宜兴黄龙山岩层下数百米,在甲泥矿层之间。其可塑性好,颗粒细腻,蛲成收缩牢小,为制作紫砂茗壶的主要原料。

  红泥俗称朱泥、朱砂混、石黄混。因其成陶后色似朱砂红而得名。红泥产于宜兴任墅赵庄山,嫩泥矿层底部,质坚如石,含铁量高,产量甚稀。矿土外观呈砖红色,可单独成陶。红泥收缩率高,烧制温度在1080℃左右,常制小件器物。20世纪70年代中期,此种红浞甚缺。即改用J11埠红泥加嗽泥替代,矿土呈土黄色,石质坚硬.80年代以瞅东红泥制壶,烧制温度在1050℃左右。成陶后色朱红。

  本山绿泥俗称段混、梨皮泥、白麻子泥、红麻子泥,矿土为淡绿色,呈片状,成陶后为米黄色,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有“泥中泥”之称,掘量极少,不易制作大件器物。可将本山绿泥适量加^其他泥丰斗中,作为装饰泥使用。为了丰富紫砂陶的外观色泽,满足工艺变化和创作设计的需要,艺人们通过把几种泥科按适当配比混台,或在泥抖中加入金属氧化物着色剂,使之产生非同寻常的效果。犬凡名家对泥料的配制皆各有心法,不相私授,有些特定泥料逐渐成为某些名家的代名词,凸显了名家的艺术风格。如作品烧成后可呈现天膏、栗色、石榴皮、梨皮、朱砂紫、海棠红、青灰、墨绿、黛黑、冷金黄、金葵黄等多种颜色。吸引了广大紫砂藏家的目光。紫砂泥若再掺^粗砂、钢砂等,器物烧成后可珠粒隐现产生特珠的质感。

  谈到紫砂泥科的炼制,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迁是沿用明清的老方法,把晒干捣碎的泥团围成一圈,用;目水;十洗,人站在里面不停地走动、踩踏。直到混料软硬适中。到60年代后期开始采用机械化炼制,有雷蒙粉碎机、搅拌机、真空炼泥机等机械。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相关阅读:

紫砂壶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