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荥经加大生态茶叶规模 助推彝乡经济发展

更多 产业要闻 内容  |  2014-03-07  |  四川科技报  |   新闻爆料

    荥经县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种茶历史悠久。1992~1998年间,荥经茶叶连续在西部“陆羽杯”中荣获金奖,“古城毛尖”在省级“甘露杯”中荣获优质名茶奖,1996年新创制的“塔山毛峰”在“甘露杯”中被评为优质名茶奖。其“塔山牌”商标被雅安市工商局评为全市“知名商标”。在2004年“一会一节”中,荥经县生产的茶叶有“荥山竹牙”“塔山甘露”“荥经康砖”三个产品获国家金奖;“荥经春茗”荣获国际金奖。这些荣誉的获得,为彝乡茶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现状

    多年来,荥经县民建彝族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务实肯干,加快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这一核心,科学制定农村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扎实做好“万亩茶叶基地”建设,切实加快农村建设步伐,为促进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民建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民建彝族乡是荥经县唯有的两个彝族乡之一,全乡幅员面积23平方公里,共有耕地4005亩,现有茶叶面积5500亩(其中塔子山茶园面积2650亩),年产春茶201吨,秋茶产量为503吨,实现产值703.6万元,在茶叶上实现年人均收入804元,占年人均收入的25.7%。全乡现有塔子山茶叶有限责任公司、2个小型加工厂、3个茶叶加工厂,准备引进外资建一个全手工的生态茶叶加工厂。

    民建彝族乡党委、政府在贯彻十八大精神中,深入全乡五个村、23个村民小组调研,了解群众对发展茶叶对致富增收的愿望,听取群众意见,分析村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在深入了解民意,吃透乡情,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民建乡党委、政府力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把生态茶的发展,作为全乡发展的突破口,努力实现“无粮村到无粮乡”的目标。2011年主要把大坪、金鱼、建乐三个村打造成无粮村,新发展茶叶种植面积1500亩;2013年全乡五个村打造成无粮村,全乡茶叶种植面积达到五千余亩,根据群众积极性与自愿的基础上,把原来的荒山荒坡一并开垦种上茶叶,全乡茶叶种满种尽。下一步的工作,在有关专业部门指导下,首先在大坪、金鱼、建乐三个村划出四片基地,一号茶园、二号茶园、三号茶园、四号茶园共计500亩,挂牌隔离,试种植生态茶,辐射全乡,争取在数年内全乡成为生态茶种植基地。

    茶叶经济的前景与发展对策

    抓住机遇,发挥优势

    一是资源优势。民建彝族乡是雅安市蒙顶山系列的主产茶叶乡之一,是茶树生长最适宜的地区,全乡90%都是酸性土质,拥有优良的自然气候,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发展名优产品得天独厚。二是良好的发展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全乡良种茶树培养体系基本形成,有名优茶机制技术,茶园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等,加之荥经县农业局有一批专家骨干作技术保障,茶叶化经营已经开始起步,一批名优产品如“塔山毛尖”“塔山甘露”“瓦山云雾”“荥山竹芽”“荥经春茗”“观音仙茶”“荥经康砖”等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将带动全乡名优茶生产的快速发展。三是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全乡以生态立县为目标,已将茶叶的发展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经济建设,享受退耕还林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项目之一,为其发展将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必将迎来全乡经济发展的第二个春天,拓展荥经茶叶,前景广阔。

    拓展思路与发展对策

    ——优化区域布局。优化全乡茶叶种植的区域布局,建设生态茶园基地是关键,民建彝族乡在荥经县农业局茶叶专家的大力指导下,按照最适宜的生态原则,将建乐村、金鱼村、大坪村和塔子山连成一片,实施规模开发,建成万亩茶园基地,增加茶叶面积,优化茶叶品种结构,提高茶叶品质,改进制茶加工工艺,拓展市场销售,充分发挥全乡茶叶质地的优势,叶肉厚、内质好、香气高、耐冲泡,是民建彝族乡茶叶最显著的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全乡拥有大量的荒山、荒坡,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搞茶叶种植有着广阔的前景。结合退耕还林的实施,全乡始终坚持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并重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的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发展思路上围绕优化产业结构,在“特色”二字上做文章,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乡党委政府按照万亩无公害茶园基地发展思路努力实施,将其打造成荥经的茶叶之乡。

    ——发展示范基地带动。全乡虽有6000多亩茶园,但还应加速发展,为了发展示范基地带动辐射其他农户,不但得到了县农业局的技术服务外,还对项目基金进行扶助,并在建乐村率先搞起了千亩茶叶基地,以种植名山131、福选9号品种为主的无性系良种茶叶,群众得到了实惠,老百姓对茶叶种植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为了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乡政府多方面筹集资金,改造通往茶叶基地的公路,硬化2000米水泥路面,砌筑集水井57口,同时改造建乐村地磅房至金鱼村风岗上四公里路基的加宽,并铺上水泥路面。乡党委、政府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引导群众由原来的800亩茶园面积发展到今天6000余亩茶园。

    ——整合资源,加强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力度。积极与县农业局、科技局联系,聘请专家担任彝乡茶叶发展技术员,对全乡茶叶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指导,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茶叶种植技术培训,帮助农户解决发展茶叶中存在的问题,给农户实在在的技术扶持。加大资金扶持方面,一是积极整合农业资金,在不调整原有管理体制,不改变资金原有性质的前提下,将扶贫、农业、水利、财政等专项资金有机捆绑,按照统一原则,重点向产业化经营项目倾斜,重点进行茶叶、猕猴桃等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二是创新融资机制,建立农村新型信贷联合体,为多渠道筹集资金,破解农户增减对产业化建设的投入,农村信贷难的问题,要积极长期探索创新融资机制,组建政府+金融机构(信用社加保险公司)龙头企业+农户的新型联合体,通过建立信贷担保机制、贷款贴息制度和自然灾害的保险制度,有效地解决农户资金少、贷款难、风险大等问题。

    ——培养龙头企业联动。龙头企业一边连着农户,一边连着市场,企业以市场引导,政府职能部门搞好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全乡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实施名牌战略。在蒙顶山茶品牌的带动下,培养好塔山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鼓励龙头企业多建茶叶基地,充分利用荥经已注册的“塔山牌”“荥山牌”“正兴牌”“民族团结牌”等茶叶商标的优势,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培植几个知名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品牌及带动作用大、经济实力强的龙头企业或集体公司,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把分散在各家各户的各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形成较大的产业群,延长产业链,发展“订单农业”,走“公司+基地+茶农”的路子,推动整个茶叶经济的发展。

    ——壮大茶叶发展规模,以“彝族”为亮点,打造民建特色经济。一是启动民建彝族乡建乐村生态茶园为起点,包括顺河村、竹阳村以旅游和茶叶观光为一体的建设,规划种植500亩有机茶,以辐射和带动其他村的有机茶园建设。二是以“彝乡”为亮点,建设彝族风情园。三是培养专业“彝族茶姑”,打造观光茶园的靓丽风景线。四是将成品茶作为观光茶园的特色旅游产品进行包装,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届时,游人可观万亩茶园看茶姑采茶,品荥经名茶,游彝族风情园,带特色旅游产品,带动荥经旅游业的发展。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