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富硒茶市场紧俏遭仿冒 硒谷科技用事实证明自己

更多 市场分析 内容  |  2014-04-16  |  神州茶网  |   新闻爆料

神州茶网讯: “我们完全是‘躺着中枪’”,谈起一时沸沸扬扬的“句容富硒茶不达标”事件,作为当事人之一的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CEO刘颖面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一脸苦笑。

4月1日晚上8点左右,正在接待客户的刘颖接到了公司副总的一条短信:“公司有负面消息,需要向您汇报。”原来,当晚播出的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一档名为《零距离》的栏目报道了江苏句容浮山果园茶厂(以下简称浮山茶厂)出售的富硒茶含量不达标现象。报道称,浮山茶厂是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按照项目要求,建成150亩的富硒茶园,而已建成的富硒茶园仅有40亩,不足150亩的三分之一。

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国内外科学家对硒与人体健康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硒在人体组织内含量虽少,但它与铁、锌、碘等微元素一样,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硒在人体内无法合成,所以要满足人体对硒的需求,就需要每天补充硒。按世界卫生组织要求:人体膳食中每日最低需求量为50微克硒,而营养补充在50~250微克硒为宜。当硒缺乏的时候,就很容易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四十多种疾病都与人体缺硒有关,如癌症、心血管病、肝病、白内障、胰脏疾病、糖尿病、生殖系统疾病等症状。我国有72%的县(市)低硒或缺硒,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低于50微克,硒摄入量严重不足。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近年来富硒农产品已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

作为国内功能农业领域的领军企业,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每年拥有中国过半硒专利发明权,也是有机硒添加剂产品的主要厂商。此次报道中涉及到的浮山茶厂,正是硒谷科技的一家客户,其40亩富硒茶的富硒肥种植技术支持由硒谷科技提供,双方合作已有两年有余。

在节目当中,该栏目的记者扮作客户到浮山茶厂购买了富硒茶产品,然后去除包装后匿名送到江苏省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检验,结论是硒含量并不达标。然而浮山茶厂的产品包装当中,附带有这家机构的达标检测报告。而江苏省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是由硒谷科技提供支持的研究单位。这两份报告前后不一致的数据,引起了该节目对硒谷科技的质疑。

    初遇危机?不慌!

    ——用事实为自己正名

放下客户赶回公司召集相关高层开会,看完节目视频后,刘颖才认识到,这并不是愚人节的玩笑,而是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新兴高科技企业遭遇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公关危机。他当场决定连夜赶往南京与节目制作方沟通,抵达南京时已是4月2日凌晨3点半。然而,当早晨刘颖通过各种渠道联络上制作方后,才得知采访此事的记者还在句容进行追踪报道。

“我们到句容已经是11点半了,可谓是马不停蹄。”刘颖终于找到了记者,他们在下午1点一起来到了事发地浮山茶厂。随行而来的技术人员当场采集了他们提供技术支持的富硒茶样品,并在摄像机前予以封存检测。“我们采集了六份样品,一份给茶厂,一份我们自检,一份给上海农科院,一份给媒体,还有两份自己留样,检测出来效果都很好。”

至于为何会出现富硒茶中检不出硒的情况,刘颖表示:“我们企业保证茶厂在40亩茶园里面含硒的质量和品质控制。在合作之后,会出一份我们企业自己的检测中心的内测报告给浮山茶厂,来证明我们茶叶的质量能够达到当时设定合同的标准。厂商茶叶包装盒内的报告,就是这个内测报告。然而出于某种原因,他们把其余110亩地的非富硒茶叶混了进来,和富硒茶叶一起出售了,这就使得包装内的检测报告与后续检测发生了矛盾。”他说,公司每年都会把茶叶经过平均封样之后,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验证,以保障质量。而浮山茶厂谎报种植面积乃至冒充富硒茶销售的情况,硒谷科技方面也并不知情。

经过沟通和出示检测结果,硒谷科技方面的解释得到了节目组的认可。4月2日当晚,《零距离》节目播出了后续报道。在这期节目中,浮山茶厂有关负责人坦承,“采摘的时候,有的是有硒的,有的是无硒的,可能混在一起了,也可能是茶叶制好之后,包装的时候出现的混乱。”而句容市有关部门也已经介入对浮山茶厂的调查处理。

    风波再起?不乱!

    ——成熟的技术经得起公开检验

正当刘颖和公司上下都松了一口气,以为风波已经渐渐平息之时,4月10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播出了同一题材的节目,内容与4月1日的《零距离》十分类似,原来,当日与江苏城市频道记者一起前往句容采访的,还有央视的记者。但有微妙差异的是,在这次的节目中,硒谷科技和研究中心的关联关系,和研究中心的检测资质成了质疑的焦点。

更大的影响力平台给刘颖造成了更大的压力,他又连忙与央视的记者和栏目组进行了沟通,对硒谷科技被“误伤”感到非常无奈。“10号晚上播,11号早上我们就把央视记者请来说明情况了。但遗憾的是,出于(央视)这个体制的限制,他们可能无法在自己的节目里再做澄清了。”刘颖表示,尽管自己“响应很及时”,但现实未免有些残酷。不过,硒谷科技依然欢迎其他媒体的监督,最起码这40亩茶园经得起检测,4月2日的《零距离》节目也能起到一个以正视听的效果。

“首先我们不慌,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技术,知道事实的真相,在对自身技术成熟度的自信之下,我们敢于在镜头下进行封样检测,还能证明自己;其次,我们并不回避媒体,我们也欢迎监督,我们完全可以公开。”刘颖的回答充满自信。

    亡羊补牢?不晚!

    ——加强监控完善品牌保护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浮山茶厂的富硒茶销路很好,供不应求。《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浮山茶厂的负责人在此前的节目中表示,普通的明前绿茶最多只能卖到1580元一斤,而富硒茶能卖到1800元一斤。而实际上,普通明前绿茶价格可能只有1200元甚至更低。“我们每亩地只收他不到400元的费用,而一亩地可以产10斤左右的明前茶,40元的成本投入能换来近600元的超额利润,何乐而不为”,对此刘颖表示,为了每年一万多元的销售收入,还要冒着损失品牌公信力的风险再搭上人力物力配合对方造假,这完全不可能。“浮山茶厂是我们下游发现的第一例出现虚假销售的案例,主要还是利润高而且供不应求,如果他的种植规模是成千上万亩,这个动机就要弱很多了,因为富硒产品的市场容量毕竟有限。”

至此,事件的逻辑基本可以理清,即浮山茶厂为了节约成本压缩富硒茶种植面积,在生产过程中的监管不严,导致普通茶和富硒茶混淆,出于富硒茶的高额利润,将江苏省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产品内测报告超量印刷置入包装,从而引发了硒谷科技的公关危机。

“这件事我们是有教训的。这个茶厂是个小客户,我们在他们身上基本没什么利润,所以平时也就疏于联络、监督。我们当时给他做检测,是为了及时跟踪产品质量,能够快速改进。如果直接找第三方机构做检测,周期长,成本也比较贵。比如如果产品不达标,我们不收检测费用,会直接建议他按照普通产品销售。”刘颖表示,今后将考虑不再将内测报告成品提供给下游厂商,而只提供参考数据,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国家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认证,硒谷科技方面将予以协助。

硒谷科技方面称,准备进一步精选客户,选择更加珍惜自身品牌的农业龙头企业如中粮、江苏农垦、白湖农场等企业进行合作;此外,还准备引入认证和防伪标签体系,根据客户的产量进行发放;同时,进一步规范内部检测流程,杜绝类似超量印刷内部检测报告销售的行为。

“这次事件对我们而言也有积极的方面,这说明富硒产品在逐渐受到市场认可,富硒产品的高附加值受到厂商的认可,我们这么多年的工作和市场培育初见成效,大家对我们品牌的生物营养强化技术是认可的,这才会出现仿冒的现象”,刘颖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中国经济信息杂志记者王豫刚刘伊玲苏州报道)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相关阅读:

富硒茶市场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