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青山绿水育佳茗 乐昌沿溪山茶场传承千载白毛尖

更多 产业要闻 内容  |  2014-05-06  |  乐昌白毛茶 -韶关日报  |   新闻爆料

   原题《青山绿水育佳茗 千载传承白毛尖》

    神州茶网 讯: 它生长在终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的粤北山区,因身上披着一层薄薄的白毛而得名。它曾被列为朝廷贡品,在茶圣陆羽撰写的“茶叶百科全书”——《茶经》中占一席之地。它多次获得“全国名优”、“名茶金奖”荣誉,2009年获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它就是饮之“爬山涉水30公里仍不口干”的乐昌白毛茶。

    产品特色:好山好水出好茶

    白毛茶又称白毛尖,是乐昌名优土特产,主要产于大源、九峰等山区镇,其中以沿溪山茶场所产最具代表性。白毛茶茶汤香持久,饮之可生津解渴、醒脑提神、消食开胃,并对呕吐、龋齿、口臭、高血压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每年的4月是白毛茶的春茶生产季。日前,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记者一行驱车来到沿溪山茶场走访。从山脚往上看,一排排茶树仿佛巨大的碧绿的卧蚕,爬满了整个山头;从山顶往下看,整个茶园恍若铺上了一层绿油油的地毯,苍翠欲滴。由于已过春茶采摘期,茶园一片祥和寂静,偶尔可见一两个茶农穿梭其间。

    沿溪山茶场距乐昌市区20多公里,属九峰山脉崇山峻岭,西临武江,北至田头水。这里植被茂密,泉水涌流,蒸汽上升,云雾缭绕,四时不绝。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沿溪山白毛茶独特的品质。

    据介绍,九峰山脉云雾多,全年有雾天气超过100天。在每年3~4月春茶生产期间,基本上每天云雾缭绕。这种独特的小气候满足了茶树喜欢漫射光和阴湿的习性。云雾反射了太阳光中的长波光,透过了短波光,促进了茶树叶片内氨基酸和芳香物质形成。

    九峰山脉雨水充沛,相对湿度大,利于茶树新梢的生长;平均温度偏低,早春升温速度慢,茶叶持嫩性好,品质优;九峰山脉层峦叠峰,山高谷深,茶树生长于400米至800米高度的山坡,使沿溪山白毛茶的氨基酸含量高,滋味鲜爽;九峰山脉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99座,森林覆盖率达80%,生态环境保护良好,茶树种植区域内无任何污染源,空气非常清新。

    此外,九峰山脉土壤以红、黄土壤为主,表土有机质层厚度达20厘米,土层厚度达80厘米,表层有机质含量大于3%,全氮大于0.1%,平均PH值5.1,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

    生长在这样环境下的茶叶新梢粗壮、叶色绿而叶质厚,芽叶开展慢,持嫩性强,使沿溪山白毛茶具有外形肥壮、茸毫披露、汤色嫩绿、叶底明亮、茶香馥郁、磬香高雅、滋味鲜爽回甘的品质特色。

    据了解,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的比例是决定茶叶品味的最重要元素。白毛茶属大叶种,一般来说,只适合制成半发酵产品。但沿溪山白毛茶独特生长环境造成其特有的氨酚比,使它适制范围非常广,绿茶、红茶皆宜。

    走进九峰山的茶庄,工作人员捧出今年的春茶供记者品茗。记者看到,白毛茶饱满光滑、形似“雀舌”,带有金黄片。闻之,一股浓郁清香扑鼻而来。冲泡后,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开来,透过无色玻璃杯看去,芽芽直立,栩栩如生,汤色清澈明亮。小口品茗,慢慢吞咽,让茶汤与舌头味蕾充分接触,记者细细领略着白毛茶的醇爽、甘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沿溪山白毛茶,用沿溪山泉水冲泡,味道最佳。”

    历史追溯:毛尖留香已千载

    乐昌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浓厚、深远的茶文化。沿溪山白毛茶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朝。

    约公元789年,唐代被尊为“茶神”的陆羽与乐昌结下了茶缘。在广州任职期间,陆羽对所饮用的韶州茶十分赞赏。当时韶州茶的重点产区在乐昌,陆羽便专程从广州来到韶州乐昌县考究白毛茶,亲自上山摘茶,遍访各处茶山。其在乐昌西石岩洞内壁题“枢室”二字可以为证。《韶州府志》对此亦有记载:“陆羽题名并镌枢室二字余襄公有记。”

    陆羽在《茶经》辑录全唐名茶中记载:“岭南茶生韶州,其味极佳。韶州生黄茶,产于韶州各县,成以乐昌为贵。”这样,乐昌白毛茶便在《茶经》中占有一席之位,随后自然成为帝皇的贡品。

    明代的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乐昌有白毛茶,茶叶微有白毛,其味清凉。”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续修的《乐昌县志》记载:“茶即茗,郭璞曰:早采为茶,晚采为茗,色有毛茶、古老茶、果子茶等,白毛茶产于大山中,叶有白毛故名,味清而香,为红茶、绿茶所不及,大山处处有之,以瑶山所产为最。”称“白毛茶有通鬼神之奇功”。在乐昌民间的传统艺术中,也有与茶相关的戏剧《采茶戏》。

    此外,清朝乾隆皇帝与乐昌白毛茶也有一段佳传。据说乾隆有一次夏天游江南,因中暑而大病不起,虽有御医在旁,却久治不愈。此时,一广东籍官员将携带的乐昌沿溪山白毛茶熬成浓茶汤,供皇上饮用,几天后乾隆的病竟好了。于是乾隆悦赞乐昌沿溪山白毛茶为“神、奇、妙”茶。如此,乐昌沿溪山白毛茶更是声名鹊起。

    乐昌白毛茶的命名则源于中山大学农学院罗溥鍒教授。在上世纪40年代初期,罗溥鍒教授到乐昌考察白毛茶,为免与外地茶种混淆,而定名为“乐昌白毛茶”。

    对于沿溪山白毛茶的赞美诗也有许多。例如,原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杨应彬在上世纪80年代视察沿溪山后赋有《过沿溪山茶庄诗》:“南岭新杉北山茶,崖前石畔有人家,艰难创业汗成雨,浇出满上瑰丽花。”还有其他诗人称赞道:“琼浆一盏拓诗胸,不负沿溪山盛誉隆。茗客莫嫌茶味淡,香留还比世情浓。”

    发展历程:几经沉浮再生辉

    乐昌白毛茶曾名躁一时,漂香皇宫,但由于一直是传统的农家小作生产模式,产量低、工艺跟不上,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积极扶持沿溪山白毛茶的发展。1956年,在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陶铸的批示和关心下,沿溪山茶场正式创办。

    据说选择在沿溪山创办茶场是因为1927年陶铸回湖南做兵运工作时,路过乐昌沿溪山,喝了几碗当地老百姓泡的白毛茶后,爬山涉水30公里仍不口干舌燥,乐昌白毛茶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为发展乐昌白毛茶和充分利用沿溪山得天独厚的种茶地理环境,造福百姓,陶铸在乐昌视察时指示,创办沿溪山茶场,垦荒种茶。并先后多次亲临沿溪山茶场指导白毛茶的生产与发展,还从广州指派茶叶专家与农艺师到茶场指导生产。

    当时的乐昌县委、县政府遵照上级指示,动员和组织了大批城镇知识青年到沿溪山开垦荒地种茶。一方面热火朝天地开造梯田,另一方面深入九峰、大源等深山老林寻找野生茶树,经选优、培育,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沿溪山茶场所培育种植的白毛茶在1965年全国茶树品种鉴定会上被列为全国21个优良茶树品种之一。1985年3月,经农牧渔业部批准,乐昌白毛茶再次被认定为全国茶树良种。

    驰名天下的乐昌白毛茶在福建、湖南、江西、四川、安徽等省均有引种。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利用引种的乐昌白毛茶品种仿制当地名茶,与当地名茶相比,发现乐昌白毛茶具有许多独特之处。四川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评价认为:“乐昌白毛茶内含物质十分丰富,茶树芽叶的各项理化指标均高于四川中叶群体种。”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茶场几近倒闭,曾经名声远扬的乐昌沿溪山白毛茶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了。沿溪山茶场现任负责人刘志强说,他1997年底接手茶场,当时茶场在职职工100多人,退休职工100多人,负债350多万,年收入仅17万元,濒临破产边缘。“当时我就想,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人们生活必需品,有巨大的市场。而乐昌有悠久的产茶历史,沿溪山有极好的产茶地理环境,白毛茶又有独特的品质。我认为只要我们能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改善制茶工艺和技术,并以市场为主导,主动迎合市场需求,制定好的销售策略,就一定能重振雄风。”

    为求扭转局面,1999年,沿溪山茶场派专员到福建等产茶地学习制茶技术,邀请国家级专家到茶场指导生产,到经济效益好的茶企参观学习,订阅专业杂志提升专业理论知识,购买新的制茶设备,更换外包装,对茶叶经销商开展帮扶行动等。同时,制定合理的价格体系,并免费赠茶给顾客,主动搜集顾客意见,得到认可并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宣传。逐渐,茶场有了起色,出现了转机,沿溪山白毛茶再次崛起,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年收入以50%的速度增长。

    与此同时,沿溪山白毛茶开始寻求品牌建设之路。1993年至今,沿溪山白毛茶连续5次获得广东省“名优茶”金奖,连续4次获得“中茶杯金奖”。2006年1月,沿溪山白毛茶被广东省企业文化研究会品牌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品牌分析服务中心授予广东省著名品牌称号。2007年5月,“雾翔”牌沿溪山白毛茶被韶关市农业局推荐为广东省名牌产品。2009年荣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未来趋势:形成品牌效益带动茶农致富

    沿溪山茶场通过技术改造,不断在制茶工艺上创新,将传统炒青改为烘青,将半手工揉捻改为自动调压揉捻,将烤茶改为自动风干,还新建了制茶、包装厂房。随着出产的茶品数量增多,茶场不断扩大生产面积,自2004年起,茶场开始跟周边茶农形成合作。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方式,立足当地茶叶资源丰富的优势,面向国内外两大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由茶场以茶叶生产和加工为龙头,集中向周边镇的茶农收茶青,实行统一制作、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经营策略,推进了茶叶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经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提高了茶场周边乡镇上千户茶农的经济收入。茶农仅茶叶一项就达人均年收入3980元,其中大多数茶农实现了年收入翻番而脱贫致富。乡镇茶场也陆续出现,把整个乐昌的茶叶生产带动了起来。目前乐昌白毛茶种植面积达5000亩左右。

    产业化经营辐射和带动了周围县区的茶叶发展。近年来,茶场开始大面积合理规划发展白毛茶种植面积。由于受白毛茶的试种地区多为山高坡陡的林地,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的培养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于是,乐昌白毛茶开始考虑“走出去”,到周边县区发展和扩大种植规模。

   “我们到乳源、仁化、始兴等县区考察,发现了一些海拔高度、气候条件、土壤环境都与沿溪山相似的地区,并考虑在一些地区打造种植基地,开办加工厂。前年经考察,已在乳源必背镇选址,试种了100亩。”刘志强说。

    就在记者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来自乳源洛阳镇的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也来到了乐昌,了解洽谈乐昌白毛茶茶场基地改造和扩建事宜。据悉,洛阳镇属于山地丘陵地带,适宜大规模种植,而且一直以来也有种茶历史,当地计划于今年下半年着手旧茶场基地改造,明年大面积种植。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导当地农民种茶,并主导成立茶农合作社,保护茶农权益。这一模式还将逐步在仁化、始兴等地复制,进一步发展和培育资源,带动广大茶农致富。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相关阅读:

白毛尖茶场乐昌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