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整合资源 抱团出山 推动金沙茶产业做大做强

更多 产业要闻 内容  |  2014-05-14  |  金沙县农牧局  |   新闻爆料

  原题《整合资源 抱团出山——当前金沙茶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神州茶网 讯: 金沙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上乘。据历史资料记载,从西汉元鼎20年到明朝洪武、嘉靖年间,金沙茶叶曾多次作为贡品上贡朝庭,专供皇室饮用。因此,2009年,金沙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贡茶之乡”,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三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当前,金沙茶产业虽然已初具规模,但还存在“基地零散、管理粗放、产品单一、品牌混杂、缺乏知名度、经济效益不高”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认真加以解决,必将阻碍茶产业做大做强。为此,笔者经调查研究,并广泛征求茶叶企业意见,结合实际提出当前金沙茶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一、茶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金沙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作出了实施“茶杯子”工程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按照“市场引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龙头带动、招商推动”的方式,快速推进了茶产业发展。据统计,2013年,全县拥有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34家,已建成标准化茶园22.07万亩,其中:可采茶园6.8万亩;建成茶叶加工厂23家,其中:茶叶加工作坊14家;已注册茶叶商标22个;2013年加工茶叶产品436.7吨,创产值9000多万元,预计2014年茶产品可达600多吨,产值1.5亿元以上。

    金沙茶产业初具规模,已经初步完成基地规模扩张阶段,目前急需创品牌、创市场、强加工、精管理,全面提升质增效。

    二、当前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基地零散、管理粗放。全县已建成的22.07万亩茶叶基地,分布在22个乡镇,其中:连片1万亩以上的只有1片,5千亩以上的只有2片,1千亩以上的8片,其余都是几百亩连片茶园。由于基地零散,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需求量大,难以满足基础设施需求,基地管护成本高,短期内形不成规模效应。加之,金沙茶叶基地全是由企业流转土地建设,虽然易于统一标准、控制质量,但由于茶园建设投资大、周期长,企业投入不足、管理粗放,以至于有些3—4龄的茶园尚不能投产,经济效益低下。

    (二)品牌混乱,品类单一。金沙茶叶已注册的品牌有22个,但没有一个在全省、全市,包括全县叫得响的品牌,就连号称贵州十大名茶之一的“清水塘”清池翠片,县内很多民众只知道清池茶,不知道“清水塘”这个商标。品牌“杂、乱、小”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各自为阵,一个企业、一片茶园、建一个加工作坊就去注册一个商标、就去创一个品牌,其结果是品牌小而杂,宣传中相互诋毁、竞争中相互杀价,形不成活力去开拓市场。另外,加工产品品类单一,除个别企业试产少量红茶外,其余全是绿茶。绿茶不仅难以储存,存放时间长难以保证质量,还出现同质竞争,对做大做强茶产业极为不利。

    (三)加工粗制,效益不高。全县23家茶叶加工厂,除2—3家相对标准外,其余只能算是加工作坊,根本达不到“清洁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茶叶加工标准,更谈不上“茶叶初制、精制分工进行,初制标准化、精制规范化、拼配数据化”。全县生产的茶产品基本上是“毛茶”,平均价格在每斤300元左右,经济效益不高。

    (四)产业链条短,资源浪费大。全县的茶叶基本上只加工“毛茶”出售,基本没有精制茶,更谈不上深加工,产业链条非常短。同时,全县23家茶叶企业只加工春茶,几乎都只利用一点芽头,全县大中茶叶加工基本处于空白,茶青资源浪费较大。据统计,2013年,金沙县茶青利用率不到30%,这样不仅降低了土地产出率,减少了企业经济效益,同时,还直接影响了农民增收、挫伤茶农积极性,不利于茶产业健康发展。

    (五)缺乏宣传推介,销售渠道狭窄。打开网页,宣传金沙茶叶的资料较少,几乎没有企业形象宣传、茶文化宣传,更没有茶叶品牌宣传推介。就连在高速公路上设置的四张公益性广告牌已仅宣传了金沙是“中国贡茶之乡”。“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历史已经过去,由于缺乏宣传推介,尽管金沙茶叶品质上乘,但“生在深闺人未识”,销售渠道非常狭窄。到目前为止,全县在省外设立专卖店的企业较少,在省内有专卖店的企业也屈指可数,网络销售纯属空白。以前凭借“三公”消费,加上产量少,金沙茶叶产品供不应求,茶叶企业沾沾自喜、小富即安。随着“八项规定”出台,整风廉纪活动的深入开展,加上茶叶产业总量快速增加,销售问题必将给茶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

    三、茶产业发展的思考

    (一)金沙茶产业具有做大做强的基础条件。一是自然条件优越。自古“高山云雾出好茶,好山好水孕琼浆”,金沙县地处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的自然环境,加上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环境几乎无污染,再加上种植茶叶地块大都是新开垦的荒地或弃耕多年的二耕地,土壤无农药、化肥等残留,茶叶品质非常好,完全可以把金沙打造成为绿色或有机茶叶基地县;二是金沙茶叶几乎全是企业流转土地种植,易于提质上档,实现标准化管理,以质取胜,冲击茶叶高端市场;三是金沙是“中国贡茶之乡”,具有2000多年的产茶历史,有珍稀千年古茶树群资源,盐茶古道、“江西会馆”、贡茶碑等贡茶文化遗迹,茶文化底韵深厚,易于打造茶文化品牌;四是金沙茶叶基地已初具规模,逐步有产量去参与市场竞争,具有做大做强的雄厚基础。

    (二)整合资源,抱团出山,做大做强金沙茶产业

    1.统一品类。金沙茶叶加工品类应定位为30%绿茶、50%红茶、10%乌龙茶、10%黑茶四个品类。用清明节前后的芽茶制作翠片、毛尖、毛峰、龙井等绿茶品类冲击绿茶高端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用大中茶制作红茶(功夫茶),瞄准红茶市场,通过贮存持续销售,延缓茶叶集中上市时的销售压力;用特殊品种制作乌龙茶;运用大茶制作黑茶,调剂余缺、拼配市场销售。

    2.统一品牌。全县茶叶品牌,绿茶应统一在“金沙贡茶”品牌之下,红茶可以注册“金沙红”,如果不行还可以注册“乌江红”或“壮飞红”来统一红茶品牌,在公共品牌之下统率企业品牌,形成统一的品牌体系。集中精力打造公共品牌,实现抱团出山。

    3.统一标准。全县统一制定《金沙贡茶绿茶种植加工及工艺地方标准》、《金沙红茶种植加工及工艺地方标准》,从基地建设、茶园管护、茶青采摘加工、产品粗制、精制到包装标识都强制使用统一标准,最后实现统一品牌。

    四、当前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改选金沙茶叶协会,按《章程》依法选举热心茶产业发展、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群众公认的茶企负责人进入茶叶协会领导集体,充分发挥茶叶协会的组织、协调、品牌创建、市场开拓和统筹协调作用。

    (二)由茶叶协会牵头,全体会员出资成立金沙贡茶集团公司,把现有的茶企业纳入旗下子公司管理。公司下设投融资管理、基地建设、加工包装、市场开拓等部门,统筹茶产业发展工作。首先从资金运作、基地管护、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宏观方面对子公司进行松散型管理,然后利用市场导向、经济杠杆、采用兼并重组等措施逐步实现紧密型集团公司管理格局,实现整合资源包团出山。

    (三)由贡茶集团公司筹资3000万元以上,在投融资管理部设立金沙贡茶小额贷款公司或贡茶互助基金会,资金实行封闭运行,专门对子公司进行投融资。当子公司缺乏资金周转时,用基地、厂房、茶叶机械作浮动抵押贷款,可以用加工产品或茶青偿债,当子公司出现偿债风险时,总公司可收购基地、厂房,实现兼并重组,这样不仅顺利解决茶叶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风险可控、快速推进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制定《金沙贡茶绿茶种植及加工工艺标准》、《金沙红茶种植及加工工艺标准》,经县质监局发布后,由协会配合主管部门监督实施,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实现统一包装标识,统一品牌营销。

    (五)创建公共品牌。跟进“金沙贡茶”商标注册,争取6月份前通过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年内交付茶叶协会启用;立即开展“金沙红”或“乌江红”或“壮飞红”其中之一的公共品牌商标注册,争取2015年投入使用。同时,广泛征集公共品牌广告用语,如:“琼浆御液—金沙贡茶”、“重走长征路—再品金沙红”等,征集既简明扼要,又能反映金沙茶叶特色的广告用语,全面进行广告宣传。

    (六)开拓市场。一是由茶叶协会牵头,在北京马连道、山东济南、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开设金沙贡茶专卖店,从有型市场着手推介金沙贡茶品牌;二是开辟电子商务网络销售渠道,依托中国国茶商城网建立金沙贡茶宣传销售平台,同时,积极对接,争取在淘宝、天猫、阿里巴巴等主流平台营销金沙贡茶,打开无型市场,扩大金沙茶叶销售渠道;三是把县内茶楼、茶吧、酒店吸收为茶叶协会会员,采用配送、优惠等方式,引导消费金沙茶叶;四是由县人民政府协调岩孔贡茶古镇、台金农产品交易中心、全县各旅游景点,把金沙茶叶作为旅游商品开展营销;五是协调整合金沙酒业资源,采用茶叶专卖店兼营回沙酒,回沙酒专卖店兼营金沙茶叶的模式,打造“百年酱香,千年贡茶”金沙农产品直销名店品牌,扩大茶叶销售渠道;七是由县委宣传部、统战部、金沙商会牵头,在金沙开展“爱在金沙,我喝金沙贡茶”活动,引导机关单位、工矿企业以及广大群众消费金沙茶叶。

    (七)注重文化宣传。一是在金沙电视台开辟贡茶养生宣传栏,挖掘贡茶文化千年传承精髓,把贡茶与养生结合起来,把品茶、赏茶与旅游结合起来,持续扩大对金沙贡茶宣传;二是设立金沙贡茶网站,持续宣传金沙贡茶文化;三是开展贡茶文化研究与保护工作,特别要加大对古茶树、义渡碑、古驿道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宏扬贡茶文化;四是鼓励创作贡茶文化文艺作品,支持文艺组织、文化企业、作家开展金沙贡茶文化文艺创作,力争创作出一批以金沙贡茶为背景,具有贡茶历史、盐茶古道等遗迹或地域文化烙印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等传播贡茶文化。

    (八)保障措施

    1.政策保障。严格执行金委〔2012〕53号文件,对基地建设、加工厂建设、品牌创建等及时验收、及时兑现奖补,特别对开设贡茶专卖店进行鼓励,奖励支持在省外大中城市设立“百年酱香,千年贡茶”金沙农产品专卖店,扩大金沙农产品宣传。

    2.组织保障。成立金沙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门的茶产业办公室,抽调5—10人专门负责茶产业发展。

    3.经费保障。一是足额预算茶产业工作经费;二是每年预算“金沙贡茶”广告宣传经费200万元,“扶上马、送一程”,只要持续投入五年,金沙茶产业一定能做强做大,走上自我发展康庄大道。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相关阅读:

茶产业推动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