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青岛茶苗“走西口”“闯关东” 实现种植新纬度

更多 茶叶新闻 内容  |  2016-06-13  |  半岛都市报  |   新闻爆料

  神州茶网6月13日 讯: 60年前,青岛从浙江、安徽等地引种茶叶,开始了“南茶北引”的崭新尝试。60年后,不光青岛成为茶叶的广泛种植区,岛城小伙徐召学还把茶叶进一步移植到长春、呼和浩特等地。在6月10日召开的青岛茶博会上,北茶老徐和他种植的茶叶正式亮相。记者探访发现,茶博会上普洱茶、白茶唱起了主角,本地茶叶则以海青茶为主,崂山茶相对较少。 

  崂山茶不再是纬度最高 

  北纬36度,一直是崂山茶的身份标志之一,以前经常被认为是纬度最高的茶叶产区。不过,随着岛城茶人的进一步挖掘发展,北纬36度更北的地区种植茶叶已经实现。如今通过光伏大棚的配合,已经以青岛为基地,把茶苗移种到临沂、天津、石家庄、长春、银川和呼和浩特等地。茶博会举行首日,在青岛十大名茶展区,北茶老徐负责人徐召学介绍说,目前整个茶园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240亩,达成合作意向的茶园达到3000亩。 

  徐召学是地道的青岛人,学茶学出身的他于2012年开始进行南茶再北移的试验。“以山东为界,往北往西,要到达50个地区,以点带面,让北方人喝上自己的茶”,这是老徐的梦想。目前,他在天津、长春等地的茶园已经投产。 

  为什么青岛茶好喝?就是因为青岛靠北,茶叶生长缓慢,养分积累更多,徐召学介绍说,其实越往北,出产的茶叶茶多酚含量就越高,而且不同于南方只采摘春茶,北方的春茶、夏茶、秋茶都可以采摘,经济效益更高。下一步,以“北茶老徐”为商标,他还准备在长城八达岭地区种植茶叶,“以后,青岛茶(相对来说)就可以叫南茶了。”徐召学这样说。 

  白茶黑茶普洱争相亲民 

  记者现场探访发现,尽管普洱茶的老班章、冰岛等名品标价在两三千元,但现场仍以几十元至两三百元一饼的茶叶最受欢迎。 

  作为普洱茶的一线品牌,澜沧古茶今年重点推荐的品种是陈皮普洱。作为白茶的代表,绿雪芽的价格从85元一罐到数千元一饼不等。青岛绿雪芽专卖店负责人聂燕介绍说,白茶有发汗祛湿、清热解毒的功效,因其口味清淡,亲和顺口,尤其受到白领女性的喜爱。而在黑茶区域,尽管很多品牌都摆出了野生茶茶砖,但是仍以茯茶比较多见。业内人士介绍说,近两年来,普洱茶的高端品牌以及红茶、乌龙茶等市场销量普遍下滑,唯有黑茶、白茶逆势增长,一方面是源于其价格一直比较亲民,另外也是源于大家对健康的更加重视。 

  本地绿茶海青唱主角 

  在茶博会上,青岛本地茶企并不多,除了晓阳春、崂陈和万里江有比较独立醒目的展区之外,其他品牌茶叶基本都位于“青岛十大名茶”展区。“崂山地区的茶企业,推广崂山茶,青西新区重点推介海青茶,其实不如都叫青岛茶。”来自即墨的一家茶企工作人员表示。记者调查发现,本届参展青岛十大名茶的品种以海青茶居多。此外,还有即墨鳌山湾、胶州少海、城阳云头崮等地的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参展。海青怡博生态茶场负责人高绪山表示,海青茶的种植面积大,种植户也多,目前整个海青镇的茶叶种植面积已经达8万亩,而且还在进一步增加,并逐渐从单纯生产茶叶转向旅游观光与茶叶生产并重。 

  “晓阳春的茶叶是崂山产的,使用的是国家颁发的崂山茶地理标志。”晓阳春公司负责人匡新介绍说,近三年来崂山茶的各项检测均无质量问题,没有出现农残和重金属的超标,这源于政府出资为茶农购买有机生物农药,也源于企业对生产质量的重视。总体来看,青岛茶叶种植和加工的水平正在逐渐提高。 

  相关链接:1958年引种成功 青岛成北茶发源地 

  据晓阳春董事长匡新介绍,上世纪50年代,青岛率先进行“南茶北引”试验,成功后在山东和北方一些地区推广。以崂山茶为代表的精品北方绿茶逐渐享誉全国、蜚声海外。南茶北引的成功,要感谢毛泽东和谭启龙。 

  1954年5月,谭启龙调至山东工作。有一次,毛泽东建议他在山上多种茶树。根据毛泽东建议和山东的具体情况,谭启龙与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达成共识:山东茶叶供应不能全靠国家,要想办法自力更生。在他的倡导下,省里研究形成了“南茶北引”思路。 

  1956年,山东从安徽购进了大批茶苗、茶种,分发到青岛、日照、临沂三地试种,拉开了“南茶北引”的序幕。然而,由于天气和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当时引进的那批茶苗无一存活。1958年,青岛再次引种。1959年春,栽种在青岛中山公园内的极少数茶树存活下来,从此结束了山东不能种茶的历史,成为北方茶的发源地,为“南茶北引”积累了宝贵经验。此后,茶树逐渐被引种到崂山、日照、潍坊、烟台、威海、泰安等地。 

  匡新曾提出,青岛作为“南茶北引”最早成功的地区,可通过在中山公园设立“南茶北引”标志性建筑物,让更多的人了解“南茶北引”的历史,在宣传江北茶品牌的同时,推动岛城旅游业的发展。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相关阅读:

茶苗青岛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