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梁河:古茶树记录德昂茶文化信息

更多 产业要闻 内容  |  2014-05-21  |  春城晚报  |   新闻爆料

小寨子山间的指路碑

小寨子山间的指路碑

沾了龙气的回龙茶

神州茶网讯:从梁河县城一路向东,沿一条柏油路行驶大约18公里,位于大厂乡的回龙寨子就散落在路边。

上午10时许的太阳带着几分慵懒穿越树梢,人远远就能闻见茶叶的清香,是那种像兰花散发出来的淡雅怡然。

走进一个茶农的家庭作坊,揉捻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房间内湿气稍浓,却香气扑鼻。走进另外一个阴暗的房间,四周的墙壁越加斑驳陆离,灶台上那口约40公分直径的大锅仿佛将人带回到过去的那段柔软时光。机器的高效率已经替代了传统手工,但对于传统制茶艺人,每年铁定要制作少量纯手工回龙茶,这既是饮茶习惯,也是对传统的坚守。

回龙生态茶业公司经理梁兴维这样向我们描述传统制茶的过程:鲜叶采摘之后,晾3个钟头以上,让自然水分丧失,然后炒,炒熟之后,揉,揉捻成条,再到锅上炒,一直炒干 便大功告成。

看似简单的制茶过程,好像谁都能一蹴而就,但内行人玩的却是门道。炒茶的火候最为关键,炒太过,糊;炒不够就会闷,不鲜爽。这就好比炒菜,时间是够了,但还不熟,吃起来便没有滋味。所以人工制茶也是一门艺术,全凭经验支撑。回龙寨茶农翟文宽老人的制茶要诀是,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热揉条索紧,冷揉香气高,低温长炒,猛火促香。

距离回龙寨子不远处是一片2000多亩的台地茶园,沿陡坡分布,放眼望去满目青翠欲滴。这些茶树大约90~100公分高,这样利于采摘。

回龙寨子所在的大厂乡地少人多,新中国成立时这里大量种植罂粟,1945年之后开始替代种植,于是便有了现在蜚声省内外的回龙茶。据介绍,这里的茶种最早来自于双江勐库,茶种的优良很重要,但真正起决定因素的是这里的海拔气候及土质,似乎天生就是为回龙茶的种植而生。1500~1800米的海拔极其适宜茶树生长,偏酸性的红壤,有机质丰富,这就使得茶梢内的芳香物质格外丰富。

何声灿既是梁河县农业局茶叶技术推广站站长,也是一名高级农艺师。他摘下一芽二叶,顺势在鼻尖嗅了嗅香气。他说,制作高档茶用的是一芽一叶,也就是茶尖,但事实上,茶多酚和氨基酸最高的部分就是这样的一芽二叶。一般来说,1600~1800这个海拔带,绿茶类茶多酚大约在35%~36%之间,达到40%的很少见,但回龙茶的茶多酚可达到41%,这就是为什么回龙茶芳香物质格外丰厚、耐冲泡的直接原因。

梁河县去年回龙茶园面积已达到5.2万亩,其中采摘面积4.2万亩,产量2706吨,农业产值达到1.62亿元。此外,2013年回龙茶农产品获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回龙茶产业的发展真正迎来了春天,然而长期以来缺乏整体营销,品牌建设滞后,品牌混杂,产品分级混乱,标准不一,长期困扰着回龙茶的市场拓展。何声灿说,梁河县正着手制定回龙茶产品统一质量标准和标准化生产工艺流程,未来凡是不达标的企业和个人生产的产品将不能使用“回龙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大厂乡回龙寨子85%的耕地种茶,茶叶收入占家庭总收入90%以上,这是一个有着70多年种茶历史的寨子,但从民间野史的层面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7年),明王朝桂王朱由榔反清复明受到重挫,历经千辛万苦在云南突破了吴三桂的包围。

公元1659年,正月二十一日,永历皇帝又从腾越(腾冲)赶往南甸司地(现梁河县九保镇),南甸宣抚使刀呈祥和护印刀乐保闻讯接驾,入住司署。此时的永历皇帝一行已经疲惫不堪,饥渴交加。片刻,刀呈祥毕恭毕敬地端出一杯热气腾腾且香气四溢的茶水,疲惫中的永历帝突然闻到这股奇异的香味,迫不及待地接过茶杯大口品尝,顿时口中生津,疲惫顷刻消除,谈笑风生。

永历帝龙颜大悦,连连称赞道:“此真乃人间之神物——回龙茶也”……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