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品味“三道茶”——生命滋味的体验

更多 茶诗茶文 内容  |  2010-02-11  |  神州茶网  |   新闻爆料

        到大理,在欣赏沧山洱海旖旎风光的同时,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品尝具有悠久历史的白族“三道茶”。

  在大理,品尝白族“三道茶”有三个绝好的地方:一是在古城洋人街的茶楼里,伴着优美的音乐,白族姑娘会把每道茶放在额头前,介绍其代表的人生哲理,再恭敬地放到你跟前,让你在品茶的同时,品味人生。另是在喜洲白族民居,白族姑娘会热情地为你捧上“为民肉松”、正宗的喜洲酥奶,在载歌载舞中奉上“三道茶”,并指点你品尝。再就是乘坐客轮航行在洱海上,一边陶醉在“高原明珠”、“人间蓬莱”的仙境中,一边伴随白族姑娘婀娜的舞姿,品味“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是民族茶道文化中的一绝。“三道茶”起源于民间,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后成为大理白族招待贵宾的一种古老方式,曾是南诏国王招待国宾的茶礼。“三道茶”借茶喻世,将饮茶与茶艺、人生融为一体,茶道中饱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白族传统“三道茶”其精美的配料做工、高雅的礼仪氛围,使人有“此茶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饮几回”的感觉,品尝“三道茶”更富含着人生先苦后甜再回味的深刻哲理。

  白族“三道茶”源远流长,起源于公元8世纪南诏时期,传承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早在南诏时期,白族的先民就有用花椒和姜跟茶一起煮吃的习俗。到了唐南诏国中后期,佛教在大理兴起,寺庙里倡导坐禅饮茶,香客和游客也喜欢饮茶止渴,使茶道又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三道茶”,成为白族饮食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经过宋、元时期到了明、清之际,白族家室多爱饮烤茶,招待客人饮甜茶,在婚事、节日期间专饮“三道茶”。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到云南,在大理鸡足山过元宵节时,曾被僧众以“三道茶”招待,他在《滇游日记》中有“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的记述。所谓“注茶为玩”,就是把饮茶作为一种品赏的艺术活动,也即是后人所称的茶道。如今的“三道茶”由唐代发展到明朝再到现在,内容更丰富,更多味了。

  “三道茶”是从烤茶发展而成的。每当有客远道而来,好客的白族人忙把客人请进家中堂屋就坐。堂屋摆放着木架和铸铁的火盆,上面支着三角铁架。客人落坐后,家中人很快点燃栗炭火,打来清水放到三角铁架上烧涨。在烧水时,一面和客人寒暄,一面把带耳的小砂锅茶罐放在火炭边烤热,然后放进本地产的绿茶,边烤边不停抖动砂锅茶罐,让茶叶在里面不断翻身打滚,受热均匀,直到茶罐中茶叶烤脆、烤香,叶色变黄,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时,这时水也烧涨了,把茶罐放在火盆边的木架上,把正翻滚的开水慢慢倒进茶罐,罐内茶叶翻腾,冒出白烟,嚓嚓作响,如雷贯耳,于是这烤茶又叫“雷响茶”。当茶水化作泡沫翻上罐口如一朵盛开的绣球花时,满屋茶香四溢,白族人认为,这是吉祥的象征。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还要重新烘烤。有趣的是,这时,执罐烤茶的人还一边抖动茶罐,一边喊“落、落、落”或“窃、窃(白族话好的意思)”,并停止倒水,待泡沫落下,再加满开水,四火稍煨火片刻,就可以把茶水倒进茶杯。只倒一点点,然后加开水兑成琥珀色,便可请客人品茶。

  头道茶——“苦茶”又称“百斗茶”,香味浓郁,晶莹透亮,味苦性凉,苦中带涩,有烤茶的特殊馥郁,清心涤肠,健胃醒神补气,使人神轻气爽,一除客人远道而来的疲乏,还可去烦恼,被称之为“清苦之茶”,此喻人生应当吃苦耐劳方能有所作为。品完头道茶,主人便往砂罐内重新注满开水,接着拿出一个小碗,碗里盛有切成薄片的核桃仁、芝麻和红糖,沏入热茶时,那碗里茶水翻腾,薄仁片抖动似蝉翼。味甜气香,被人叫做二道茶——“甜茶”或“糖茶”。啜一口,顿然使人眉舒眼笑,浑身舒畅,深感甜美,寓意苦尽甜来。到第三杯时,放入少许烤香的乳扇,舀半匙蜂蜜,再加上桂皮、米花和4至6粒花椒调拌,客人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样既可以饮到香茶,又能品到白族特产乳扇,其味甜中有苦,苦中有甜,还夹带一丝麻辣味道,各味俱全,便是三道茶——“回味茶”或“扇茶”。入口回味生津,爽口润喉,满口清香,使人精神爽然。如果用第三道“回味茶”来寄托人生体验,就是说生活是复杂的,凡事要多“回味”,不断进取,即使在生活幸福顺利时也不要忘记人生的悲苦。

  “三道茶”的形成出于一个寓有哲理的传说:一位老木匠教徒弟多年,临出师前代徒弟

[1] [2] 去苍山伐树锯板,干了一天活,徒弟口渴难熬,随手抓了把鲜树叶放入口中咀嚼,苦涩地皱眉砸舌。师傅说:“要学好手艺,不先吃苦头

[1] [2] st26.com 索拓茶网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相关阅读: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